育才造士,为国之本。2024年,全市组织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选人用人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事业为上、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强化干部管理监督,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强化培训提升整体素质能力
抓好干部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基础性工作。一年来,聚焦解决干部队伍“不懂、不学、不会、不敢、不干”等问题,我市着力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上用足力气、下足功夫。
大力实施思想铸魂赋能增智工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高质量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培训轮训党员干部24.1万人次。《让法治声音传递到草原最深处》入选全国第六批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开创我市先例。
大力实施干部素质持续提升行动,高规格举办招商引资、金融、科技创新三场专题培训,市委书记亲自讲授开班“第一课”,相关部门“一把手”上讲台教方法、谈经验,为全市领导干部进行了一次生动的思想大解放、业务大普及、方法大讨论。围绕建设“两个稀土基地”、落实“五大任务”、打造“三个高地”,举办专题培训45期、培训3800余人,干部创新意识、市场化意识和精算意识明显增强。
大力实施“5122”年轻干部选育和“七个一批”干部培养计划,系统性安排256名干部跨地区、跨领域、跨条块交流任职,选拔21名85后、4名90后优秀年轻干部进班子,接收选派55名干部开展呼包同城化发展交流挂职,两批次选派20名干部赴常州跟岗实训,选派21名干部赴旗县区、苏木乡镇挂职锻炼,让干部到先进地区、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强本领。
选贤任能树立鲜明用人导向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用人干事,重在导向。一年来,我市着眼事业发展需要,坚持以事察人、依事择人,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更加鲜明。
坚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把“树提争”作为知事识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尺,构建日常、专项、任前考察和综合评定“四位一体”考察体系,形成《政治素质考察清单》,以担当作为折射干部政治素质。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大事要事难事,推行无任用考察“按事索人”,下沉到13个工作现场,以实绩检验干部能力素质。
坚持把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作为选人用人的根本出发点,精准设定岗位标准,试点开展县级干部岗位适配度专项调研,因地制宜、因人施策选好干部配强班子,以静态适应促进岗位动态适配,以个体适应助力班子整体适配。
聚焦产业发展选用干部,既找有过专业背景的,还注意补充综合岗位、基层岗位的,专门放到产业上重点培养,打造懂经济、知产业、符合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产业型干部队伍。
深入开展“考绩促干争进位”行动,持续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全面精简优化考核指标,从严考核结果运用,实现考实与减负有效衔接,推动一批精兵强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集结、比武争先。
建立职级晋升长效机制,各层级职级使用率大幅提升。完成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行政执法队伍改革有序推进。集中开展公开遴选选聘2次,为43个市直机关单位补充优秀年轻干部78名。全年新招录公务员694名,公务员队伍活力更加彰显。
激励关爱持续优化干事氛围
对干部负责、为干部担当,是干部甩开膀子大胆干事的信心支撑。一年来,我市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注重系统谋划、创新突破,持续优化干事创业环境,切实激发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
创新构建领导班子和干部担当指数“双十维”分析研判体系,精准分析工作实绩、专业本领、担当作为等情况,细化15种延长试用考核负面情形,通过“系统算法+人工研判+实事验证”三位一体分析,让干部选用进入“数智时代”。
评选命名“担当作为好干部”36名,提拔重用优秀县级干部234人次,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13名,全市上下见贤思齐、竞相担当的氛围愈加浓厚。
进一步关心关爱干部身心健康,落实乡镇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提标等关心关爱政策,基层工作人员待遇保障水平有效提升。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精文”“减会”成效显著,推动各级干部卸下包袱、放手干事。
从严监督规范完善管理体系
用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需要严管与厚爱兼顾、激励与约束并重。一年来,我市聚焦解决日常管理监督存在的问题,不断织密制度“笼子”。
针对干部监督力量分散、信息不畅问题,建立联席会商、联通信息、联议问题、联用成果、联动业务“五联”机制,运用领导班子和干部担当指数常态化分析研判平台,构建“五联一平台”干部贯通监督格局。
以制度机制赋能监督管理,扎实开展组织系统巡视巡察整改成效“回头看”,制定16个方面49项任前把关《干部动议即审清单》,建立3个层面20个干部工作联系点,健全完善《试用期满考核办法》《党委(党组)推荐干部工作规范》等制度机制21项,推动日常管理既立竿见影又持续显效。
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综合分析干部的失误错误,对该容的大胆容错,切实保护干部谋事干事成事的积极性。客观评价、正确对待受处理处分干部,对影响期满、表现突出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或晋升职级,激励干部重振干劲、重新出发。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娜默热;编辑:吴存德;校对:张飞;一读:张飞;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