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要闻

深读 | 一个“稳”字 看包头就业市场新机遇

在近日举行的包头市2025年“春风行动·春暖农牧民工·就业援助”促进就业活动启动仪式暨大型招聘会上,记者遇到了27岁的求职者冯乐。当谈及新年愿望,他眼中满是期待,直言盼着能寻得一份安稳的工作,开启人生新篇。

无独有偶,节后四处奔波的包头本地知名人力资源企业——内蒙古青年企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包头市创业者协会秘书长乌云格格,新年最大的愿望也是为合作企业招到靠谱员工,能扎根安心工作,别因些许小事就轻易离职。

当前正值春节后劳动者返岗和企业复工复产热潮时期,市人社部门大力推进就业促进行动,迅速落实“双招双引一优化”会议精神,高频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推出以“就在包头,留在家乡”为主题的百场春风行动招聘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64场,累计服务企业1109家,达成就业意向10472人。

招聘会现场投身忙碌招工协调工作的市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郝晓燕感叹:“要是劳动者能稳定就业,企业用工也稳定,那咱们稳就业的担子就能轻不少。”一个“稳”字,精准道出了求职者、用工单位和政府部门三方的共同心声。

两位年轻人的职业路径启示

冯乐之所以一心求稳,和他过往的职场经历脱不了干系。从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五年的他,已然辗转了四份工作。梳理他的履历,在这四份工作中,最长的干了14个月,最短的仅3个月,月薪基本都维持在3500至5000元。当天他应聘的东方希望包头稀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检修类岗位,月薪在6500至8000元,工作内容与之前的相差不大。谈及频繁跳槽的缘由,冯乐无奈地说:“第一次跳槽是因为个体建筑生意不景气;第二次是新能源相关工作内容与自身技能不匹配;第三次是薪资待遇无法满足生活需求;最后一次则是工作内容单一,缺乏成长空间。”

在节后包头的各大招聘市场,像冯乐这样频繁跳槽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他们大多从中职或大专毕业,长期从事着技能单一、可替代性强的工作,满心期待新的一年能收获稳定工作和更高收入,可现实却常常不尽如人意。

在走访包头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用工情况时,记者结识了年轻有为的技术骨干温强。温强毕业于光学专业,2020年通过公司“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加入英思特,从基层的助理工程师起步,他虚心跟着师傅潜心钻研技术,一步一个脚印,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三年内晋升为高级工程师,薪资待遇较入职时增长近三倍。目前,他主导公司参与国家重大稀土新材料专项,负责公司创新技术开发,是先进智能制造技术团队的核心成员。

温强说:“产业发展,技术先行。公司为技术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基层的助理工程师成长为资深工程师,每个阶段都有系统的培训和资源支持。”据他介绍,英思特近年来通过校企合作订单班定向培养技能人才,但仍面临高学历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对既懂材料又懂加工制造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非常大,但很多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体制内岗位,其实公司给出的待遇也不比机关事业单位差。

“高薪又稳定的工作,是每个求职者的心头所盼。但只有手握一技之长,才有挑选工作的底气。短期内频繁跳槽,很难学到真本事。”乌云格格建议求职者,要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企业发展前景来选择岗位,一旦确定工作,就全身心投入,踏实干上几年。“三五年后,你就有机会成为这个领域的行家。即便日后有重新求职的需求,这段经历也能为你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机会。”

用心留人 提高企业节后返岗率

春节后的复工,用工需求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招聘岗位大多为生产线操作工、服务员等一线普通岗位。招工企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为员工正常流动补充岗位,另一类是因大批员工离职或企业扩大规模而急需招工。前一种企业的招聘人员通常较为从容,对应聘者的筛选较为严格;后一种企业的招聘人员则较为急切,常常在招聘现场主动联系求职者,对符合条件的求职者几乎当场录用。

据了解,春节后,包头市重点大型用工企业的员工返岗率相较往年普遍有所提升。例如,内蒙古通威绿色基材有限公司的返岗率达到85%以上,包头希望铝业的返岗率接近100%。这一变化得益于包头市人社部门和企业近年来在优化用工环境方面的持续努力。通过提高福利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加强文化建设等措施,企业不仅留住了老员工,还吸引了更多新员工加入,形成了“招得进、留得住、干得好”的良性循环。

记者发现,今年节后奔波于招聘市场的用工单位涵盖稀土、新能源、食品加工、物流等多个重点行业,以及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多个岗位方向,为不同背景和职业规划的求职者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稳定员工队伍的重要性。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拥有职工3000余人,其中外省(外地)员工1000余人。公司节前为留在包头过年的员工备好年夜饭,送上新春礼包等,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爱,并做好返乡过年员工返工对接,500余名外省(外地)员工全部返岗。

破解结构性矛盾 夯实民生之本

节后热闹的招聘活动,让大家看到了我市经济发展的强大韧劲。经济发展是就业稳定的基础。2025年包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只要齐心协力推动经济增长8%左右,全市经济总量就有望突破5000亿元,那将标志着包头的经济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意味着重回历史最高水平的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新春伊始,一批批重大项目密集复工,各地围绕实体经济、产业转型忙得热火朝天,也让劳动者对新一年包头就业机会充满期待。

夯实就业这一民生之本,帮助劳动者适应就业市场变化,同时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已成为我市就业部门的重点工作。一方面,围绕“3+5+N”产业体系,开展“千人助万企”活动,深入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全年举办多样化招聘活动,确保重点企业用工稳定。市区两级就业部门按照“一企一策”原则,提供线上线下招聘、用工指导、政策解读等服务。另一方面市区两级就业部门针对辖区重点企业同步开展“走企业访需求”活动,组织就业服务专员摸排走访华星稀土、明芯科技、杭萧钢构(包头)有限责任公司、明阳集团北方产业中心等辖区企业212户,征集岗位1896个,面对面了解企业用工情况、征集就业岗位;同时组织有就业愿望的求职者、高校毕业生赴企业厂房、办公场所等生活工作环境实地了解,求职者可以“全场景”“零距离”了解企业,实现“点对点”精准服务,通过“访企探岗”“送工入企”“点对点”招聘、综合招聘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目前,已为杭萧钢构、宝颂轻量化等多家企业输送230余人。

连日来,针对春节后返岗复工和求职高峰期,全市各区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招聘服务,春风行动系列招聘活动将持续至3月底。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微信公众号不间断推送优质岗位信息,打通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信息对接渠道,为不同就业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全力保障用工需求。

为提升劳动者适岗能力,多措并举推进技能提升行动。通过推动职业培训提质增效,落实“技能照亮前程”、康养技能培训、技能强企等专项行动,大力开展重点群体和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形成以岗定培、以培提技、以技增薪的良性循环。探索实施“岗位需要+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项目化培训模式,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同时,创新重点群体培训模式,推出“技能夜校”“特色周末班”,以及企业职工培训“化整为零”等灵活培训方式,全面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

(文/图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曹瑾;编辑:吴存德;校对:张飞;一读:张飞;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