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阴山南麓、黄河之滨,一场关乎城市命运的产业变革正在包头这座“草原钢城”火热上演。走进稀土高新区双良硅材料单晶厂生产车间,单晶炉内炽热的硅料正以毫米级精度生长出光伏产业的核心材料;在金力永磁(包头)科技有限公司磁材生产线上,经过精密工序的磁钢被广泛应用到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节能家电等领域;达茂旗的百灵庙风电场,百米高的风电机组正将草原劲风转化为绿色电能……这些场景共同勾勒出包头产业优化升级的生动图景。
包头铝业生产车间。 记者 祝家乐 摄
2024年,包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3%,连续52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9.3%,折射出包头这座工业城市的绝对实力和产业结构质变的关键拐点。稀土、晶硅光伏、钢铁、铝业四大产业继续成为包头工业的顶梁柱。2025年,包头正向着5000亿元发展目标,重塑产业版图。
继续推动主导产业增长,是包头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关键。
年味未散,实干已火。在包头铝业有限公司高纯铝事业部生产车间,工人们堆垛、打渣、打捆……各项工序有序开展,一垛垛“待嫁”的铝锭即将由天津港正式“启程”日本,走向国际市场,为包头铝业拓展市场版图提供有力支撑。
包头铝业高纯铝事业部副经理萨茹拉告诉记者:“2025年我们将争做新中铝建设的顶梁柱,特别是要打造中国高纯铝的顶梁柱。”
在科技创新和数智化转型的道路上,包头铝业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系建设,锚定打造行业标杆的目标。紧扣绿色低碳、智能制造、高端产品创新系列技术,聚焦高品质铝合金产品领域开展技术创新,突破多项行业关键核心技术。
“今年,按照包头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发改委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建设‘3+5+N’重点产业集群,推动稀土、晶硅光伏、风电装备这三大旗帜型产业提级增效,加快氟材料、储能、氢能、高性能纤维材料、新能源重卡及配套等五个战新产业延链补链,争取将低空经济、硅基新材料、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打造成为新的增长点,推动钢铁、铝铜等优势特色产业改造提升,努力在全国百强城市中争先进位,加快走出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新路子。”谈到包头优化产业布局,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利文字句铿锵。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当下,一个个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含智量高的战新产业大项目,正在我市加速布局,串点成链、聚链成势,充分激发了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也为加快走出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新路子,实现城市争先进位目标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我市全力打造新能源重卡及配套产业集群,加大新能源重卡在工业企业、电煤运输和环卫清运等领域推广力度,推动老旧燃油重卡淘汰更新,开发推广新能源中轻卡等特定应用场景车型,这更坚定了我们开发推广新能源车型的信心和决心。”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科技委主任委员牟月辉介绍,北奔重汽集团作为自治区唯一具备重卡整车生产资质的龙头企业和包头新能源重卡、中轻卡及配套产业的链主企业,将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合作,推动产业链与供应链融合发展,进一步挖潜增效,依靠技术研发全力提升产品品质。
当下的包头,“3+5+N”产业矩阵初显峥嵘。三大旗帜型产业中,风电装备产业集聚了明阳智能、金风科技等龙头企业,基本形成上游原材料、中游关键零部件制造和下游整机装配的完备产业链;五大战新产业中,明阳高压级联储能系统成功下线、西部国轩新能源电池智造基地项目年内将投产,氢能产业完成从制氢、储运到燃料电池的全链条布局;N个未来产业中,自治区首个大型无人智能系统研练基地(091基地)一期项目全部完工,形成每年1万架次的无人系统试验能力,低空经济蓄势待发。
包头正以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用“向新质生产力要答案”的实践,在新时代的产业变革大潮中破浪前行。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楷谨;编辑:吴存德;校对:张飞;一读:张飞;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