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军
今年的春运接近尾声。春运期间,包头火车站推出了一系列“银发服务”举措,保障了老年旅客安全便捷出行。这些暖心举措,不仅方便了老年人,更体现出一座城市的温度。
在售票厅设置“银发窗口”,为老年人提供问询和12306APP下载、操作、线上购票等服务。组建“银发服务队”,为老年人提供轮椅、手推车等,帮助携带大件行李和行动不便的老年旅客进站。为老年旅客发放“温馨服务卡”,送站人员可持卡进入站台,全程护送老年旅客乘车。针对独行老年旅客,在候车厅设置行李看守点并安排专人值守。
从售票服务到提供轮椅、手推车,再到发放“温馨服务卡”,设置行李看守点,这些举措几乎涵盖了老年旅客出行可能遇到的每一个环节。一个个细微之处,体现出包头火车站关怀服务老年旅客的用心和贴心。
火车站是一座城市的对外窗口,担负着展示城市形象的重任。这些暖心举措,不仅温暖着本地市民,也温暖着外地旅客,向外界传递着鹿城的温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包头火车站的“银发服务”并非孤立存在。近年来,我市推出一系列“为老服务”及“为老举措”,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社区食堂、“一键通”智能终端、适老化改造,从交通枢纽到街巷社区,从硬件升级到服务创新,政策关怀渗透到老年群体生活的方方面面。
老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并非都是负担,相反他们中很多不仅为家庭奉献着自己,也为社会贡献着力量。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逐年增加,银发经济也随之蓬勃发展。从适老化家居到老年文旅,从康养结合到终身教育,银发经济正在快速生长,助力社会经济整体的发展。
助老为老,既需要车站里的一把搀扶、社区里的一餐热饭,也需要产业界的一批创新、制度层的一串突破。当我们以“老年视角”重新审视发展逻辑,就能在应对“银发浪潮”的过程中,创造经济增长的新支点、培育社会文明的新刻度。这或许正是“银发服务”背后的深意:对老年人的态度,决定着一座城市的温度与高度。
(编辑:吴存德;校对:张飞;一读:张飞;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