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包头

“养老”变“享老” 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撑起幸福晚年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通过“养老+”模式的探索,构建了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医养、康养相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全面、专业、贴心的服务,让“养老”变“享老”,为老年人打造更丰富多彩、便捷贴心的晚年生活。

“养老+旅居” 旅居养老不是梦

市民政局以康养产业、旅居融合为切入点围绕发展银发经济进行有益探索,促进我市健康养老与银发经济的发展。2024年夏天,在达茂旗举办的旅居康养推介会上,发布了5条包头市“跨城养老”“旅居养老”旅游路线。通过发挥冬南夏北地理和气候互补优势,共建“南北大循环、共享居养乐”合作基地,互设共建旅居养老基地,打造集养生、养老、娱乐于一体的健康养老产业模式。近年来,我市先后建成各类养老服务场所107个,初步形成覆盖市、县(区、旗)、乡(镇、苏木)、村(社区、嘎查)的“四级”养老服务体系。

“我们围绕打造‘幸福鹿城、颐养包头’的养老服务品牌,全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养老服务的专业性、便利性、可及性。”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郑建斌介绍。

“养老+智能” 智慧服务进家门

在达茂旗,老人只要一个电话,就能享受助洁、助餐、助浴、助行、助医、助急等居家上门服务,同时,工作人员还会定期到各苏木乡镇、嘎查村,为农村牧区老年人提供测血糖、量血压、剪头发等医疗和生活服务,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呼,我有所应”。

近年来,市民政局依托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打造“1+10+N”智慧养老服务网络,智能化适老产品与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实现多方面实时监测、实时响应。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依托“互联网+”,搭建起了政府、市民、服务商互联互通的信息桥梁,全市链接养老服务企业1100余家,与70多项服务内容形成了“无围墙的虚拟养老院”。其中,达茂旗民政局招募理发、医疗、家政等8家运营商汇集平台,为老年人开展服务。

目前,全市共建成151个电子助餐点、64个养老服务机构、256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实体虚拟相融合,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亲情关爱、养老和老年助餐服务电子地图等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形成“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养老+餐饮” 老年生活其乐融融

厨师是智能餐饮机器人,收银员是智能支付终端,老人们根据各自的需求选择可口的菜品,最后由自动计价感应器结账……走进黄河西路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新建成的老年餐厅,不仅现代范儿十足,而且价格不贵,荤素搭配营养美味。作为自治区首家智能社区食堂,应用智能餐饮机器人、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为顾客带来智能化、自助式的便捷体验。

近年来,我市将老年助餐服务纳入城市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运用“数字+智能”打造了便捷高效助餐新模式,可查看全市“助餐食堂”的地图分布、站点详情,同时,支持一键导航功能。与餐饮企业合作,设置老年助餐专区,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创新“百家餐饮进社区,人间烟火包头宴”运营理念,引导百余家优质餐饮企业“志愿者厨师”到社区老年餐厅轮流掌勺制作特色菜品,优化老年助餐服务供给。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老年餐厅295个。

“养老+辅具” 养老服务更专业

我市加快健全完善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医养康养相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持续推动康复辅具及适老化产品普及活动。为更好地推广康复辅具和适老化产品,进一步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社会氛围,在全市范围内持续推进康复辅具暨适老化产品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商场、进旅游景点的“五进”活动,让有需求的市民全面了解康复辅具和适老化产品,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关爱。

活动开展以来,各旗县区依托地理优势、产业基础、企业基础、职教基础,着力打造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新阵地,目前,已经在全市60%的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站设置了康复辅具暨适老化产品服务区,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更方便了老年人就近体验、租赁、选购适合自己的适老化产品,不断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高质量发展。

“养老+教育+医疗” 聚才升级医养康养

我市积极探索“养老+教育+医疗”的新模式,通过发挥高校的专业优势、建立校地合作新模式以及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包头医学院紧密合作,在兴胜、惠德等养老机构建立了5个养老人才培训实训基地,通过实施与认定等级挂钩的待遇薪酬政策,鼓励养老护理员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近三年来,已累计开展养老服务专业技能培训5000余次,初步建立了一支能满足需求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同时,积极探索养老与物业、家政、旅居、餐饮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推广“养老+物业”“养老+家政”“养老+护理”等新型服务模式。通过鼓励家政服务员、健康管理师、执业护士等取证入职养老护理行业,进一步丰富养老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在医养融合方面,市民政部门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医养服务,打造“医中带养、养中设医”的医养融合发展模式。全市256家养老服务机构已全部与医疗康复机构签订就医康复合作协议,其中,有10家养老机构还内设了医疗机构,配置了150余名专业医护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此外,96111养老服务热线也日接咨询百余单,为老年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咨询服务。

“深化社区居家养老” 养老服务更贴心

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社区居家养老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首选。为了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的发展,全市各级民政部门正深化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完善,致力于提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品质。

养老服务将更深入地进社区、进家庭。通过扩大助餐服务供给,确保老年人在家中就能享受到营养健康的餐饮服务。同时,针对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需求,相关部门正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力求实现城乡养老服务的均衡发展。

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的集中照护、孤寡老年人的探访关爱以及居家适老化改造等服务,也被视为当前和未来的工作重点。这些服务的实施,不仅能够织密织牢养老服务的兜底保障网,更能够让老年人在家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和温暖。

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仅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必经之路,更是让老年人真正享受到幸福美好晚年生活的关键所在。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将继续努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可感、可知、可得的养老服务,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关爱与温暖。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曹瑾;编辑:吴存德;校对:张飞;一读:张飞;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