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艳
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包头市召开了“双招双引一优化”大会,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人才是包头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近年来,包头经济稳中快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成效显著。紧接着,2月8日,“小鹿回家——毕业了,回包头”新春首场人才宣介招聘会如期举行。这场招聘会不仅是对“双招双引一优化”战略的有力落实,更是包头向全国乃至全球人才发出的诚挚邀请。通过这样的活动,包头正以实际行动吸引更多人才来包、留包,为城市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人才兴则包头兴,人才强则包头强。近年来,包头大力实施“双招双引”战略,人才机制日益完善,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人才效能显著增强。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包头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9332人,新增高技能人才5346人,新增专技人才1.46万人,高校毕业生留包率达25.4%。这些数字不仅体现了包头在人才引进上的成果,更彰显了这座城市对人才的重视与渴望。而在全国GDP百强城市争先进位的征程上,包头要继续强化引才、育才、留才的思维,精心引才、真心留才、悉心用才,为实现包头重回历史最高水平的远大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引才的关键在于精准。面向未来,包头要立足产业发展需求,聚焦“3+5+N”重点产业集群以及教育、医疗、文化等重点领域,放眼全国乃至全球,有的放矢地招引人才。通过精准掌握用人需求,包头从发展需求侧引导人才供给侧,形成了以高层次人才引领转型发展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通过强化校企合作,继续办好“订单班”“工匠班”“冠名班”等,根据产业现实需求科学设置教学课程,培养更多本土人才,让更多市内高校高职毕业生留包发展。
引才不易,留才更难。人才引进来之后,如何让他们扎根这里,实现自身价值,是另一大挑战。为此,必须在理念、服务、待遇、情感、环境上下功夫,力求让人才真正愿意留在包头。要从子女上学、医疗就诊、交通出行到社会保障、家属就业等“关键小事”上给予人才更多礼遇,让人才无后顾之忧,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这种从细处着手的服务理念,体现了城市对人才的尊重与关怀,也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要强化创新平台供给,深化人才评价改革,健全优化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收益分配等机制,营造良好营商和就业环境,让各类人才拥有足够舞台、有用武之地。
比政策更比服务,比真金更比真心。城市在招揽人才的过程中,包头不仅比拼政策,更比拼服务;不仅比拼真金白银,更比拼真心实意。只有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才能逐步提升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和人才对城市的归属感,在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中,必将碰撞出耀眼的火花,推动包头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校对∶霍晓霞;一读:黄韵;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