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爱情的殿堂,古往今来留下了许多动人心扉的爱情故事,令人向往。然而,当下许多青年却对婚姻望而却步,我市结婚率最近五年呈整体下降趋势,这一趋势不仅对人口结构和家庭观念产生影响,还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潜在的挑战。这是为什么呢?记者采访收集了来自市民政局相关人员、青年群体和心理咨询师的数据、信息和意见,希望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婚恋市场如何?让数据来说话!
□记者 曹瑾
在如今的婚姻登记领域,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情人节、520、七夕等充满浪漫寓意的日子,成了新人扎堆登记的高峰时段。新人们都盼着在这些特殊时刻领证,为自己的婚姻赋予更多美好而独特的纪念意义。
现在,婚礼逐渐简化,新人们更加注重婚礼的个性化表达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内涵。我市各地民政局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变化,积极投身婚俗改革,大力倡导文明简约的婚俗新风尚。比如,设置婚姻历史和婚俗改革教育区、倡导极简婚礼、反对天价彩礼,引导理性消费。
结婚方式也日益多样。旅行结婚让新人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完成人生大事;集体婚礼庄重又浪漫,还十分环保;户外婚礼以自然美景为天然背景,营造出别样的浪漫氛围等等,都极大地满足了年轻人对个性化婚礼的需求。
青山区婚姻登记大厅。
为了适应这些新趋势,我市各婚姻登记处不断优化服务,简化登记流程,完善功能设置。提供集体颁证、婚姻辅导、家庭调解等服务;将婚姻登记大厅提档升级,设置“两厅三室三区”,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开展集体婚礼、相亲交友等活动,丰富年轻人的社交生活。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我市结婚人数持续下降,这一趋势不仅对人口结构和家庭观念产生影响,还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潜在的挑战。为此,市民政局立足职能职责,持续优化婚姻登记服务,提升新人的办事体验,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2024年我市办理结婚登记10134对,其中内地居民结婚登记10094对,涉外结婚登记40对。
当代青年婚恋观是如何形成的?
□记者 张浩轩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色,而受时代影响最深的,就是这一代的青年群体,带着“当代青年的婚恋观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包头市新知学院联合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雪。
王雪告诉记者,首先,当代年轻人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强,更重视个体的独立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他们并不像父母辈一样,认为婚姻是人生的必须品,而是一种可以让自己更幸福的“锦上添花”,当青年男女们并不认为婚姻会使自身的生活变得更好时,他们便趋向于保持单身状态。
同时,当代青年的边界感更强,他们中的很多人既不愿意被他人干涉自己的私人空间,也不愿意打扰他人的私人空间,这种礼貌的距离感也对婚姻的形成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正因如此,很多年轻人在“相亲”时更愿意采取“轻相亲”的方式,以游戏、旅行、兴趣活动等为载体相亲,也可以先在微信上聊几个月或者参加一个虚拟相亲社群,低成本、低压力、高自由度是其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原因。
社交媒体和网络舆论也一定程度上放大了青年对婚姻的负面预期,中国有句成语叫“三人成虎”,而西方心理学家也设计了“电梯实验”,论证了人们的从众行为,而年轻人上网时间多,很多为博人眼球而被刻意夸大或者作为“剧本”的负面婚姻信息被青年群体看到,且形成“信息茧房”,当大家看得多了就会下意识以为是真的,从而影响青年人的婚恋观。
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如大家往往期待被提供情感价值,而不善于为他人提供情感价值;原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因此缺乏经济上相互扶持的需要;还会思考自身是否可以担负起婚姻中的责任,担忧婚姻造成消费降级等等。
快问快答 | 青年怎么看待婚恋?
□记者 周启航
青年事让青年说,面对直击婚恋的问题,让我们来看看包头青年们是如何回答的:
问:你认为婚姻在人生中是否必须?对你而言,婚姻的最核心意义是什么?
小周(男,单身):“不是必须的,其核心意义在于共度余生。”
小周表示,婚姻在人生中意义重大,但是不能因此盲目寻求婚姻的结果。如果双方的感情发展到了结婚的地步,自然会顺理成章地结婚。他说:“婚姻并不是爱情唯一的归宿,爱情也并不是婚姻的前传。”小周认为,首先要找到一个愿意共度余生的人,然后通过婚姻和这个人把共度余生这件事实现。
爱情岛。
问:你相信“对的人”是找到的还是经营出来的?为什么?
小杨(男,恋爱中):“我相信‘对的人’是经营出来的。”
小杨表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于“对的人”的标准不一样,但是“经营”比“找到”更加重要。“谈恋爱时有人会认为,‘对的人’最重要的是外貌上能够相互欣赏,但结婚过日子与谈恋爱还是有区别的。”小杨认为,随着两个人的深入发展,甚至是谈婚论嫁,就更有可能在三观、生活方式、想问题的角度等方面发生分歧,这时就体现出“经营”的重要。
问:如果必须排序,你认为伴侣最重要的三个特质是什么?能否具体解释这些特质对你的意义?
小曹(女,单身):“人品、家庭、工作。”
小曹认为,两个人相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双方的三观是否契合,这关系到双方能否长久稳定地相处下去。而对于“家庭”一词,她这样解释:“家庭不仅仅意味着家庭条件,更多的是指双方家庭能否相互包容、相互理解,两家人能够遇事积极沟通。”在谈到对对方工作的要求时,小曹表示,更愿意接受稳定和有保障的工作。“在生活得到保障的基础上,我更看重两个人以及两个家庭相处得和睦与幸福。”小曹说。
问:当双方发生价值观冲突时,你倾向于坚持自我还是寻求妥协?能否举例说明你的处理原则?
小梁(女,恋爱中):“如果涉及到核心原则或道德底线的时候,我会坚持自己。”
小梁认为,无论是选择坚持自己,还是选择妥协,都要有一个标准作为依据再进行决定。“我和男朋友目前还没有过价值观的冲突,但是在平常相处中,我会以客观事实作为标准处理分歧意见。”小梁说,“在分歧中我会把两个人的想法都列出来,然后选择最有价值的去做。”小梁表示,面对冲突和分歧,自己更愿意从事实出发,即便选择妥协,也会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网友评论
@冰瑚皓雪:年轻人不是不想结婚,人家是考虑的方方面面比较周全,自己在寻找的另一半必须是志同道合的,今天就是情人节了,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偷摸睡小觉:这爱情的苦怎么着也该轮到我吃了吧?
@xin:相逢的意义在于照亮彼此。
@人参果:情人节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小贴士 | 给青年的几点建议
王雪给广大未婚青年提出了几点建议:
①尝试培养批判性思维,强化自我认知,明确自身婚恋追求和价值观,不必和社会主流观点一模一样。对网络信息保持理性的态度,拥有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②寻求多元的信息、多与现实的互动,亲眼看看的身边的多种婚姻,了解多种婚姻模式,避免“信息茧房”,避免原生家庭模式照搬,选择真正自己想要的婚姻。
③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找到生活中真实的样子,找到真正适合你的爱人和婚姻模式。
④婚姻是需要经营的,双方是平等的,理解并尊重他人的需求,在关系中表现出关心和支持。
⑤面对问题和挑战,积极解决而非逃避,若解决不了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青年说 | 用真我找真爱 幸福的脚步不会停
□张浩轩
真爱难寻并不是寻找不到,青年们也渴望爱情和幸福的婚姻。新时代应该有新时代的婚姻模式,无数“追爱”青年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而社会应该理解、包容并帮助青年群体找到属于他们的幸福殿堂。
其实,大家不必将婚姻视为洪水猛兽,或是以他人为你展现的婚姻为模板,追求他人眼中的幸福。我们应该了解多种婚姻模式,先弄明白自己想要的婚姻是什么,自己真正渴望的另一半是什么样的,找到“真我”,再为找寻“真爱”而努力,经营好自己的感情,尊重他人、尊重自己,让自己的生活更幸福、更美好。
事实上,诸如“浪漫日期领证热”与婚俗简化、个性化婚礼等现象的兴起,已经成为新时代婚姻的鲜明注脚,也证明了青年人追求幸福的脚步从未停歇。
(策划:周旭,周启航;编辑:吴存德;校对:张飞;一读:张飞;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