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探访“包棉1958”元宵节文化惠民活动开幕,市民们在逛“品非遗民俗 忆青春岁月”非遗年俗大集的同时,还能欣赏“邂逅火红年代 寻音包棉1958”室内音乐会。
版画摊位吸引了众多市民。
活动现场,面塑、烫画、版画、绒花、内画、剪纸等各种非遗产品琳琅满目,犹如一幅生动的文化画卷,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市民驻足观赏、精心挑选和购买。许多市民游客更是沉浸在非遗技艺的体验中,流连忘返,享受着这份独特的文化韵味。
在面塑摊位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面塑包头市级传承人张勇飞,正将揉搓好的面团塑造出各种惟妙惟肖的图案。他介绍道:“咱们这个非遗始于汉代,传承至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孩子在元宵节接触到非遗技艺,能够提升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面塑这种传统民间手工技艺,以其独特的观赏性和趣味性,赢得了众多孩子和家长的喜爱。小朋友刘子聚兴奋地说:“我很喜欢面塑,它既有文化气息,又非常好看,还能吃。过节时能感觉到甜甜的味道,真是太棒了!”
在版画摊位前,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正在现场体验,在了解了版画工艺后,他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市民塔娜表示:“在‘包棉1958’观赏非遗作品成为市民游客娱乐休闲的新去处,精心制作的非遗作品成为传承文化、凝聚人心的重要纽带,让元宵节这个传统节日充满了创新与活力。”
与此同时,“邂逅火红年代 寻音包棉1958”室内音乐会热情开演,市民游客欣赏着包头市艺术剧院演员带来的《象王行》《赛马》《上春山》《市集》《护花使者》《战台风》《喜洋洋连奏》《扬鞭催马运粮忙》等经典曲目,大家从惊喜到欢呼,不时地跟着音乐吟唱,台上台下洋溢着欢声笑语,市民游客在音乐的殿堂里获得精神的享受、艺术的启迪,现场处处弥漫着欢乐美好的氛围。
青山区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刘瑞军表示:“此次活动我们将‘包棉1958’打造成一个非遗展厅,将我市的非遗保护成果向广大市民和外来游客进行展示,在提升节庆氛围的同时,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品非遗民俗 忆青春岁月’非遗年俗大集的举办,我们成功带动了文旅消费热潮,助力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我们诚挚地欢迎广大市民和游客来‘包棉1958’打卡,逛集市、赏非遗,共同度过一个热闹的元宵节。”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彦强;编辑:吴存德;校对:张飞;一读:张飞;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