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专题 » 网络中国节

我们的节日·元宵节 | 民俗见绝活 街头秀才艺

看到精彩的街头文艺展演,孩子们十分兴奋。记者 李强 摄

传统糖塑,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记者 李强 摄

青山区元宵节街头民俗文艺展演。

脑阁表演。 记者 吴杰 摄

欢快的安塞腰鼓。 记者 吴杰 摄

东河区舞龙舞狮表演。记者 王嘉伟 摄

昆区:绝活齐亮相 文化传承美

2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元宵节主场文化活动暨昆都仑区第十七届魅力昆都仑元宵节民间文艺展演热闹上演,奏响了欢乐的“节日序曲”。

阿尔丁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现场精心设置了文明实践集市活动,内容丰富,猜灯谜、滚汤圆、投壶等游戏趣味十足;糖画、面塑、剪纸等非遗体验将“年味儿”和“烟火气”拉满。

昆都仑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普阳介绍,为助力办好此次活动,昆都仑区充分发挥文明实践集市品牌作用,设置了公共便民服务区、民俗文旅打卡区、非遗文化展示区和商品零售惠民区四大展区117个展位,让广大市民深切地感受到传统节日独特魅力的同时,持续拉动消费,助力地区经济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钢铁大街两侧早早挤满了观众,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约而同朝着表演队伍前进的方向翘首以盼。威风锣鼓队率先登场,锣鼓齐鸣,瞬间点燃观众的热情,紧接着,舞龙、高跷、脑阁、秧歌、旱船、舞蹈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节目轮番上演。表演者们身着盛装,纷纷亮出自己的看家“绝活”,精神抖擞、意气风发。队伍所到之处赢得现场观众此起彼伏的掌声、叫好声,市民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下这热闹喜庆的一幕。市民王先生难掩激动:“这些节目一下子把我拉回了儿时,这才是记忆里热热闹闹的元宵节啊!”

据了解,本次展演调集昆区文化馆、昆区全民健身中心和各街镇18支民间优秀表演队伍的1000余名演职人员沿着钢铁大街“行进式”表演。演出时长120分钟,一路上亮绝活、展风采,通过线下展演和线上直播的形式,为全市人民奉上一道精彩纷呈的元宵节“文化盛宴”。

在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为更好地服务市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新春佳节欢乐平安祥和的浓厚氛围,促进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我市各旗县区、稀土高新区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同步开展相关节庆活动,让市民在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新春文化活动中感受“浓浓的年味”和蒸腾的“文化热气”。(记者 刘晓婷)

青山区:民俗争献艺 喜乐闹元宵

鼓乐齐鸣歌盛景,蛇舞北疆瑞象呈。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下午,青山区2025年元宵节街头民俗文艺展演暨社火表演大赛在第一工人文化宫门前广场火爆开演。来自该区的14支文艺表演队伍、千余名演职人员披红挂彩,载歌载舞,不惧严寒,热情四溢,把对新年的美好憧憬融入欢乐的社火表演中,让现场的市民观众大饱眼福。

巨龙金光熠熠,舞动精彩纷呈。首先登场的是青山路街道的舞龙表演《金鳞耀春舞蹁跹》,铿锵有力的鼓点瞬间点燃全场热情。表演者身着耀眼的服饰,手中的金龙时而直冲云霄,时而盘旋舞动,展现出龙的磅礴气势和灵动之美。随着震耳的喜庆锣鼓奏响,来自青山区文化馆的二人台秧歌舞《秧歌舞进新时代》登场。二人台和元宵社火巧妙融合,歌与舞完美交织,秧歌里暗藏剧情,表演中洋溢着幸福欢乐,传递出群众质朴、乐观的精神面貌。

武术表演《中国梦 武术梦》展现了青少年刚柔并济的招式与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少儿舞蹈《灵蛇舞动》活力非凡,带领观众一同畅游于热闹喜庆的元宵节氛围中;花样跳绳《金蛇献瑞舞绳飞》、舞蹈《欢天喜地》《超燃中国风》等展现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作为民俗展演的重头戏,高跷、秧歌可是每年元宵节展演必不可少,来自青福镇赵家店村的喜洋洋秧歌队带来的《欢天喜地庆元宵》表演尤为引人注目。演员们身着彩衣、手持花扇,配合俏皮的秧歌动作,将民间艺术的诙谐与喜庆展现得淋漓尽致。(文/记者 郭健 通讯员 豆豆 图/通讯员 白兆刚 王浩)

东河区:锣鼓齐上阵 精彩乐无边

2月11日,“蛇舞盛世共辉煌 荣耀绽放庆元宵”东河区2025年元宵节街头文艺展演活动在东河区委广场前火热开演。此次展演汇集了来自东河区文旅广电局和各街道乡镇16个优秀节目,涵盖威风锣鼓、舞龙舞狮、高跷秧歌、抬阁脑阁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东河区人民群众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

展演活动在充满节日氛围的舞狮表演《祥狮纳福》中拉开帷幕。随后,巡游正式开始。记者看到,百人安塞腰鼓鼓点如疾风骤雨,响彻云霄间,百人旱船表演似龙舞蹁跹跃,船摇喜气添,令观众齐声喝彩;《草原儿女心向党》和《灵蛇祈福万事如意》的舞者们身穿民族节日盛装,手持特色表演道具在现场载歌载舞;非遗抬阁表演《蛇舞新春》和民俗娶亲表演《金蛇纳福》,以诙谐幽默且充满乡土气息的演绎将此次街头文艺展演氛围推向高潮。

“安塞腰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单人舞、多人齐舞等表演形式,以及击鼓技巧和节奏变换,表达感情、宣泄情绪。”安塞腰鼓领队蒋小云告诉记者,“我们团队80名队员都来自陕北安塞,这也是我们团队第一次来包头演出,给现场的观众带来一场原汁原味的安塞腰鼓表演的同时,希望为包头增添一份独特的文化韵味和喜庆氛围。”

“今天的节目特别有氛围,不仅让我们年轻人感受到家门口的‘年味’,更使我近距离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深刻感受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与重要意义。”市民雷皓哲说。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嘉伟;编辑:张飞;校对:吴存德;一读:张飞;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