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新春走基层

来石拐!沉浸式体验“非遗中国年”

日前,石拐区传统非遗文化节在吉忽伦图苏木热辣开场,一场汇聚非遗魅力的文化盛宴营造了浓浓的年味儿,为市民游客送上美好体验。

现场,特色手工艺品、农副产品、传统美食小吃等民俗文化展让人目不转睛,还可以沉浸式体验套圈、射箭、投壶等传统互动游戏,更有讲解员为参观群众介绍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渊源。

面塑,白面为底、果蔬调色,一捧软糯面团,经巧手摩挲,仿若被注入灵魂,以指代笔、以面作墨,捏塑间,五彩花鸟、瑞蛇贺岁便跃然掌上;剪纸,一张薄纸、一把剪刀,咔嚓咔嚓,纸屑纷扬中,寓意吉祥的图案统统收纳进这镂空的艺术里;写春联,红幅铺展、墨香氤氲,笔锋游走如龙蛇,力透纸背,一个个苍劲大字,满载新春的祥瑞盼头,墨香与年味儿交织……

“老话讲,过了小年就是年,今年也是咱们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农历新年,我在自己熟悉的这片土地上,重温了很多儿时熟悉的民俗文化,感觉很开心。”前来参加活动的周边群众贺宝琪说。另一边,身着各民族传统服饰、时装的模特们在“村T”民族非遗时装秀的舞台上款步走来,展现了各民族群众热爱劳动、团结向上、幸福生活的良好风貌,带来传统非遗与现代创意的“邂逅”。

舞蹈《博客颂》《乌兰巴托的夜》、山曲对唱《双山梁》《二道圪梁》、表演唱《振兴乡村四季春》等节目轮番上演,长调、呼麦、民歌等传统艺术表演共同将现场气氛烘托至高潮。

当夜幕悄然降临,星辰布满苍穹。身着蒙古袍、尽显蒙古族男儿豪迈气概的点火人点燃了篝火。人们将羊胸叉的外皮划破,油脂滴入火中,瞬间,火焰“噼里啪啦”地欢腾起来,欢快地跳跃着,映红了每一位祈福群众的脸庞。大家围绕着篝火,共同祈愿风调雨顺、六畜兴旺、国泰民安,绘就出一幅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美好画卷。

非遗闹春,古韵焕新。非遗文化鲜活地在石拐区这片烟火人间之中,采撷传统芬芳,镌刻专属记忆,开启福满新程。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强;通讯员:李慧、党婷;编辑:张飞;校对:吴存德;一读:张飞;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