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充电要去很远的充电站,在家里接电线又怕危险,很不方便。”1月15日,家住固阳县的侯丽霞告诉记者,自从2024年12月9日位于固阳县木兰广场东侧的充电桩安装完成后,她的新能源汽车就能在家门口充电了。“再也没有了续航焦虑,希望这种惠民、便民的设施在固阳县越来越多。”
手机扫码即可充电。
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下乡利好政策的持续出台,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农村消费者的欢迎,充电桩数量需求也快速增长。为解决这一问题,固阳县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配套服务建设,全力打造智慧、便捷、安全充电基础设施,着力提升城镇新能源汽车充电能力,为群众绿色出行提供便利。
记者在木兰广场东侧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看到,一座座崭新的新能源充电桩整齐排列,新增的充电桩已全部投入运营,车主使用手机扫码进入操作界面便可进行充电。不到1小时,出租车司机李师傅的新能源出租车已“赋满能量”。“我们是跑出租的,县里打车的乘客有时候往返在村镇之间,对电的需求量比较大,尤其是到了冬天,耗电快,不及时充上,也影响出车,现在这里装上充电桩,也能缩短排队时间。”李师傅高兴地表示。
固阳县兴顺西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统战委员郭奥博告诉记者,“蒙兴电”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是固阳县首座由村集体经营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项目不仅解决了县域范围内群众的充电难题,也为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我们这个项目由兴顺西镇党委领办,打破村域壁垒,采取‘飞地抱团’村集体经济联合发展模式,将全镇10个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资源整合,在县城和镇域内实施兴顺西镇村集体经济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项目。”
郭奥博介绍说,项目充分考虑了交通便捷、居住密集、填补镇域空白等因素,选择在三个位置建设充电站,分别位于兴顺西镇政府、固阳县城木兰广场东侧和天龙酒店北侧,建设了4座轻小型智能换电站、28个充电桩(快充桩20个,慢充桩8个)、48个配套车位以及监控系统、微信小程序收费系统等其他配套措施,由镇内专人负责管理。“充电站上线运营首日营业额就突破了1000元,目前日均服务车辆超过50辆次,根据我们的测算,这个村集体经营的充电站项目年收入将达到50万元左右。”
近年来,固阳县以提升居民出行的便民性和幸福感为出发点,切实用实际行动把民生实事工作落到实处。“蒙兴电”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建成,不仅完善了固阳县新能源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为兴顺西镇村集体带来固定收入和经营分红。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楷谨;图/记者:祝家乐;编辑:吴存德;校对:张飞;一读:张飞;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