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花雨

阅读不止 应是此书最难忘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拒绝精神内耗,从差距中突围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记录剖析了社会、现实、文学、文化等种种现象乃至怪相,对人们生活的时代进行了由外及内的深刻反思,也在与世界的碰撞交锋中,呈现出一个飞速发展不断变迁的中国。

□李春燕

如果要推荐一本让人读过便记忆犹新的书,那余华所著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必定榜上有名。

“你看着是观念的差距,其实是社会时代的差距。”仅这一句话,便让无数人从中找到了深深的共鸣。

日常生活中,人们或是为家中那剪不断理还乱的鸡毛蒜皮愁眉不展,或是因微薄的薪资难以撑起生活的理想而长吁短叹,大家身不由己地陷入巨大的消耗之中。很多时候并非是观念在变,而是生活的浪潮推着我们不得不做出改变,可作为社会里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却总不愿顺势而为。那激荡变化的生活,仿佛与漂泊的灵魂难以契合,这差距体现在物质生活层面,更深深扎根于个人的内心世界。

“没有一个人在心理上是完全健康的,起码不可能一生都健康,心理医生也不会例外。事实上,我们人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对尚未发生的事情的担忧和害怕,这样的心理或多或少地在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书中的这些话语,宛如一把把钥匙,打开了一扇扇通往人们内心深处的门,句句写尽了生活的真知灼见。

身处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压力大、负担重已然成为了生活的常态。而有一种现象颇为常见,有些人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到家中便把气撒到家人身上。就如余华所说的那样:“一个家庭最可怕的不是贫穷,而是有一个善于制造内耗的人。几块钱的碗打碎了,鞋子放的位置不对,明明是很小的过错,却觉得如临大敌。在家大吵大闹,仿佛天就要塌了,就算是家里有一些好事,也总能从鸡蛋里挑骨头。家庭成员时刻都精神紧绷,没有丝毫松弛感,精神能量被一点一点地耗光,家庭成员充满了怨气,相互埋怨。在内耗环境下长大的人,内心容易缺乏安全感,做什么事都极其敏感、如履薄冰,甚至可能一辈子都在内耗中度过。”这样的场景,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也着实令人深思。

余华以其犀利的目光,深刻地剖析着社会现实与人性困境,犹如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精准地洞见了时代的病灶。同时,他又用那戏谑的文字,巧妙地戳穿了生活的表象,将当代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存在的种种不平衡现象一一揭示出来。“区域之间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个人生活的不平衡等,然后就是心理的不平衡,最后连梦想都不平衡了。”

无论面对哪方面的不平衡,余华给出了颇为睿智的解惑之法,“其实是你的情绪走入了死胡同,而不是人生进入了死胡同。”的确,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身边,看看那些凌晨便忙碌在街头的环卫工人,还有小巷街角默默修鞋的修鞋匠,在这烟火人间里,大家谁不是在先努力谋生,而后才去追寻心中所爱,先用心谋事,再去憧憬更美好的生活呢。他们或许也身处各种差距之中,但依然在努力前行,不曾让情绪的阴霾完全笼罩自己的人生之路。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一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清晰地看到生活的真实模样,又似一盏明灯,指引我们积极应对,努力驱散阴霾,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长安的荔枝》:在困境中破局,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长安的荔枝》讲述了大唐天宝年间的小吏李善德误打误撞地成为荔枝转运使,被迫完成从岭南到长安的荔枝转运任务,并在这一过程中见证了繁华之下大厦将倾的故事。

□梁彦强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也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马伯庸的中篇历史小说《长安的荔枝》的灵感来源。

“千古艰难唯做事,一事功成万头秃。”文学鬼才马伯庸写出了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也写出了人生之道。《长安的荔枝》围绕贵妃要吃岭南的鲜荔枝展开,但荔枝的宿命就是“红颜易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仅依靠人力把岭南鲜荔枝跨越五千余里运到长安简直比登天还难。

边缘部门上林署的九品小吏李善德被上司灌酒后算计,接下了这个无路可走的“荔枝使”。迢迢千里,转运之事希望微渺,但李善德为了自己和家人,放手一搏,开始了一场充满智慧、勇气和坚韧的挑战,去尝试解决这个看似无解的问题。

他亲下岭南寻找荔枝保鲜方法、部署转运途中各衙署职责、研究驿路地势提前摸排转运路线。李善德为人正直善良、真诚待人——与胡商做生意时不贪图小利、谎报耗费;与峒人打交道时不颐指气使、以权压人;与林邑奴相处时不冷眼以对、恶语相加。他坚韧不拔、永不言弃——即使身临绝境也拼死一搏;就算试验失败也毫不气馁;哪怕四处碰壁也未曾言弃。他凭着“既然身临绝境,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说不定还能搏出一点微茫希望”的勇气与坚韧,将荔枝成功送到了贵妃面前,也成功博得了贵妃一笑。可为了这小小的荔枝能送到贵妃面前,劳民伤财,并未给李善德带来成功的喜悦,对苏谅被迫远走的愧疚、对阿僮庄园被毁的痛心、对繁重赋税下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都让李善德的内心饱受煎熬。最终,面对杨国忠的橄榄枝,李善德豁出命地发出了“荔枝与国家,孰轻孰重?”的质问。

从他的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平凡的自己。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从小到大,按部就班地学习、工作、成家,我们性格和善,工作尽职尽责,也只想着把分内的事情做实做好。偶尔,我们会感叹自己的平凡和普通,也曾想起青春时候那些热血的梦想,也曾在无数个夜晚,暗自决定从明天开始改变,做一个能够掌控自己的人。所以,我最欣赏李善德的地方,是他明知道不可能的事,还竭力去做。同样,杜甫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让人备受鼓舞,他说:“他能多劈一刀在造化上,我为何不能?”这句话不仅鼓舞了李善德,也激励了每一位读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勇气多劈一刀,在命运以及自己的懦弱与退缩上,打开思维、突破内耗,把无解困局奏成绝唱。

书中荒诞里的真实,冷酷中的温情,唯有亲自一读才能领会,这枚“长安的荔枝”值得每个人都来品尝。

《发掘新闻》:当客观性被质疑,我们又如何界定真相?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为读者提供了社会学视角的新闻事业变迁史,其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把报业融入社会体系之中,又以新闻专业主义为中心,紧紧抓住与“客观性”相关联的新闻表现手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邓雅鑫

或许我们常常听到新闻应该追求客观性,又或许我们正在寻找新闻从业者应该怎样做才能尽可能保持中立的答案。而《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一书中作者却发出这样一连串疑问,为什么批评人士认为新闻业就理所当然应该客观呢?为什么这种理念被广泛认可,所有记者都习成自然?我们所处的是什么样的社会?新闻机构是什么样的机构?为何它非要维护“客观”这个特殊道德理想?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一书由当代美国媒介社会学学者迈克尔·舒德森所著,曾于2016年荣获国际传播学会的最高学术奖——国际传播学会院士图书奖,全书对美国新闻界被称作旗帜原则的客观性法则作出了冷峻的思考。该书总体逻辑性强,不同于之前看到的新闻史书籍那样枯燥刻板,初读这本书时我还是一个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如今我以媒体从业者的身份再次翻阅这本书,又有了更多感触。

本书共分为五章,讲述了客观性原则在美国从无到有的历程。作者首先抛出疑问,接着又讲述了美国报业从19世纪30年代之前对客观性的毫不关心到对客观性的重视,再到20世纪后开始对客观性有了反思和质疑以及忧虑。

从宏观上来看,作者跳出传统新闻史研究的社会科学流派,将报业的发展置于美国近现代社会史的宏阔框架之内,深刻地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结构对新闻业和传播理念的建构过程,从媒介社会学的视角,深入考察了美国新闻业“客观性”理念诞生和发展的历史。将目光对准普通人,并尝试通过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描述和阐释,来归纳历史演进的规律

其次,作者充分运用了一手、二手资料加以研究,利用了很多报业故事、人物观点等活生生的例子来反映当时新闻业的特点,让新闻史变得鲜活起来,让我对这本书以及当时美国的报业史有了新的认知与理解。另外,作者从“客观性”这一项通常被视为“不言自明”的行业价值标准为切入口,角度新奇更能引起我们的思考。

客观性理念虽存有争议,但客观性理念到现在为止依然是新闻界重要的理念。虽然绝对的客观性无法达到,但对真相的无限接近是我们每一个记者应有的责任,而客观性在某种程度上凝聚了记者对真相的渴求、对社会的责任以及对新闻业的归属感。新闻的选择性呈现本身会产生价值和情绪引导,而在一个人人都手持麦克风,新闻大多出自二手、内容模棱两可的网络传播时代,大众身处的可能是由报道、谣传、猜想营造出的拟态世界,更需要身为记者的我们一心求真。

正如舒德森所言,新闻从业者必须像其他真理探求者一样,学会相信自己、相信同事、相信世界、包容世界,但同时又要怀疑自己,不迷失于世界。他们不会屈服于相对主义,也不会屈服于以客观之名行武断之实的传统。这需要在个人和机构两方面都包容不确定性,承担风险,一心求真。这一点也许做起来很难,然而却事关新闻业的生死存亡,它会体现在新闻从业者日复一日的劝服中,并最终成为我们共同的理念。

《秋园》:时代的浮萍,生命的韧歌

《秋园》讲述了秋园和她的家庭在动荡年代经历了许多苦难和不幸,秋园的小女儿因急性痢疾去世,仁受被划为旧官吏并被抄家,秋园和家人遭受邻居的欺凌和批斗……尽管生活充满艰辛,秋园始终保持乐观和坚韧,展现了普通人在逆境中的顽强生命力‌。

□岳宇乐

在读《秋园》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一口气读完,“旁观”了一位普通女性在不平凡时代中的坎坷与坚持。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人,生活在和平富足的年代,秋园的故事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也让我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保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永远是支撑我们前行的力量。

秋园是作者杨本芬的母亲。这是杨本芬的第一部作品。2020年《秋园》出版的时候,她已经80岁。在自家四平米的厨房里,杨本芬用一高一低两张凳子、一叠方格稿纸、一支笔,在做饭间隙写下了自己母亲的浮萍一生。整本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夸张的措辞,朴实无华、平铺直叙,真情实感的文字传递出了命运洪流之下沉重又蓬勃的生命,让人感慨万分。她的一生,便是对生命力的最好诠释。

自序里,她说:“如果没人记下一些事情,妈妈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将迅速被抹去。在不算遥远的那一天,我自己在这世界上的痕迹也将被抹去,就像一层薄薄的灰尘被岁月吹散。我真的来过这个世界吗?经历过的那些艰辛困苦什么都不算吗?”

她说:“我也感到奇怪,只要提起笔,过去那些日子就涌到笔尖,抢着要被诉说出来。我就像是用笔赶路,重新走了一遍长长的人生。”

秋园1914年出生,89岁离开人世。在那个艰难困苦的年代里,一家人如同水中的浮木,随波逐流,挣扎求生。少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从军官太太到乡长夫人,再到乡村教师、裁缝、乞丐……这个坚韧不屈、善良隐忍的女人,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生离死别。她挣扎求生,撑起了一个家。正如书中所说:“贫穷、饥饿、歧视、无望,每天都在侵蚀着这个家庭,乡村在此时显现出残忍与恶意……但生活的基调并未改变,她穷尽半生所追求的,依然仅仅是能够活下去。”“这些被放逐到社会底层的人们,在命运面前显得如此渺小无力,仿佛随时会被揉碎。然而,人比自己想象的更加坚韧,她们永远不会被彻底毁掉。”每当我为秋园的痛苦难过时,生活又漏了一点幸福给她;每当我为秋园感到幸福时,生活又给了她重重一击;每当我以为秋园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她又向我展示了生命的韧性。

故事结尾,秋园衣服口袋里的纸条上,记录了自己简略的生平:

“一九三二年,从洛阳到南京

一九三七年,从汉口到湘阴

一九六〇年,从湖南到湖北

一九八〇年,从湖北回湖南

一生尝尽酸甜苦辣,

终落得如此下场。”

当生命的荒野催着流浪,有人一生野蛮,有人孤苦辗转,有人揣着良善说千金不换。在秋园的身上,我看到女性对命运的承受力,以及永远保有的尊严善良和面对苦难时那颗热烈跳动的心。原以为秋园的故事会淹没在时代洪流中,幸好,二女儿子骅(作者杨本芬)在晚年拿起笔记录,这才得以让我们跨越时间的长河窥见秋园这浮萍的一生。

(编辑:吴存德;校对:王荻;一读:武巧英;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