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新年伊始,包头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水平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包头连续三年聚焦“创新”发布“一号文件”,充分彰显了包头市矢志创新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创新正成为提升包头核心竞争力的“金钥匙”,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达茂旗风电产业聚链成势(资料图) 记者 祝家乐 摄
聚焦重点攻坚提效 激发创新动能
在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杰看来,今年的“一号文件”深入贯彻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全面支持创新体制机制的精神要义,着重强调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突出体现了市委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城市发展基本战略的决心意志,进一步明确了“3+5+N”重点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所在和创新发展方向。
《意见》聚焦优化创新服务,完善支持全面创新的工作机制,健全政策、金融、要素支撑等各项机制,凝聚创新创造合力,营造动能强劲、活力迸发的创新发展环境。
企业是创新创业的主体,只有让企业组织和主导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创新才有不竭动力。包头着力培育一流创新主体,点对点、手把手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精准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市科技局作为推动落实市委一号文件的重要职能部门,将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抓好贯彻落实。”张杰说,科技部门要聚焦重点产业,切实抓好“三个围绕”搭建创新平台,实现五大战新产业创新平台的全覆盖;聚焦企业主体,重点开展“三项行动”提升创新活力,力争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10%以上;聚焦成果转化,全面实施“三个工程”解决堵点难点,力争2025年组织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100个以上;聚焦服务保障,不断强化“三类支撑”优化创新生态,高效率嫁接创新资源、高质量回应企业诉求。
“我们将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即产业’理念,以创新驱动赋能全市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张杰表示。
科技赋能产业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全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100亿元、增长10%以上,力争战新产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增长40%以上。
在2025年的“一号文件”里,包头在这场向“新”求“质”的攻坚战中,掷地有声地立下了创新的“军令状”。
《意见》提出: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推动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当前,我市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如何突破瓶颈、迎接挑战,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便是答案。
“我们将立足现有产业优势,以‘两新’导向谋划、严选项目,2025年重大项目投资增长10%以上,当年计划完成投资增长20%以上,其中产业项目占比超过60%、年内竣工200个以上,加快把产业项目抓成‘新增量’。”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石钟琴表示,市发改委将坚定落实“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重要政治任务,充分用好新能源资源优势,依托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我市更多新能源装备拿上“绿色身份证”,继续做强晶硅光伏、风电装备两个旗帜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氢能、储能两个朝阳产业全链条发展,抓实干成一批标志性项目,把“中国储能之都”“全国首座全景绿氢创新之城”打造得更加有形有效。
产业突破,科技先行。包头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为加快走出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新路子、实现城市争先进位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撑。
“包头市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工业富市,《意见》明确了我市‘3+5+N’产业集群发展定位,统筹推进优势产业焕新升级、战新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工业经济始终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常彤表示,市工信局将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做强做优做大稀土产业、风电装备产业等三大旗帜型产业,纵深推进“两个稀土基地建设”,基本建成风电装备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坚持集聚集群发展,全力培育壮大氟材料产业、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新能源重卡及配套产业等五大战新产业。同时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统筹推进钢铁产业、铝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意见》提出要加快布局优势领域未来产业。对此,市工信局将加快发展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超导材料等,开辟发展新赛道。
向“新”而行,向“强”跃进,包头步履铿锵,迈向新的一年。
(记者:李楷谨 郭健 苗雨蔚;编辑:秦新宇;校对:武巧英;一读:武巧英;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