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飘整个会场的亚麻籽粉,喷喷水就会长蘑菇的神奇“蘑盒”,一次性便携装的“黄芪养生茶”……在日前启动的包头市“万企兴万村”行动民营企业结对固阳县重点帮扶项目的产品展示现场,前来参会的企业家们纷纷被这些新研发的优质固阳特色产品“种草”。除了“买买买”,企业家们还同包头市工商联、固阳县、蒙商银行包头分行等方面的代表现场开启政银企三方座谈,共同商讨固阳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好路子。
当天的会场被各类丰富的固阳特产所包围,陆续前来的企业家们在展台前一边品鉴一边听经营户介绍,气氛格外热烈。“我在包头生活了很多年,现场的许多特产我都不陌生,有些则是第一次尝试,让人非常惊喜。”同包头浙江商会的执行会长林甲双一样,现场很多企业家都有类似的感受,也希望通过商会和企业的力量,把这些当地特产分享出去。
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这些备受好评的特色产品,也都迫切需要拓展销路和宣传推广。此次的帮扶活动,可以说是办到了经营户的心坎上。
来自银号镇的一位经营户告诉记者,他们的“固阳八宝”系列产品很受客户认可,今年新研发的自种“蘑盒”市场反馈也非常好,因为没有相对稳定的推广渠道,一直依靠展会活动和帮扶单位拓展销路,下一步他们要重点推进社区团购,急需加大推广力度。
包头龙驹奶酒有限公司的产品经理王志宇介绍,目前企业在产业和销售两个层面都面临升级,临近年关,非常希望能有更多的产品打开更广的销路,为接下来的产业升级打好基础。
西斗铺镇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尹向军表示,村里开发出很多特色产品,但还没有形成商品化运营,于是镇里将经营者的信息公开发布,消费者通过网络获取联系方式再自行接洽,下一步希望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内蒙古硕民农业的负责人冀鹏介绍,经过几年的培育,他们的特色果蔬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目前产品主要批发到二库、润恒城等地的批发商,依赖性高,我们急需发展自营,推广自己的品牌。我们下一步还要发展樱桃、草莓、黄桃以及柿子、黄瓜等产业,让市场上的外地果蔬逐步当地化。”
围绕经营户的这些困扰和需求,企业家们纷纷贡献智慧和力量。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帮扶不单单是一次展销,一次座谈,而是一个长期规划。帮扶项目的承办方之一包头江馨微电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内蒙古北科交大机器人公司董事长郭延春现场表示,公司作为固阳县的对点帮扶企业,将在产业帮扶、乡村建设帮扶、消费帮扶三方面发力,产业帮扶是长效帮扶,他们将制定对固阳县农牧业品牌孵化的长中短期规划,同时拿出资金扶持当地的数字化建设。
帮扶项目负责人内蒙古北科交大机器人公司副总经理王永生介绍,后续将设立“固阳县农牧业品牌孵化器”,以此为抓手对固阳县农牧业进行品牌孵化、数字赋能、电商支持以及拓宽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帮扶,推动10家以上重点农牧业品牌高效持续发展,同时搭建“固阳县数字乡村综合信息平台”,推动当地数字乡村的建设与发展。
启动现场,企业家们纷纷解囊订购。记者从包头市工商联了解到,自“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工商联系统积极组织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和商会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共有290家民营企业(商会)结对帮扶259个行政村,9家民营企业(商会)与镇村进行合作签约;全市实施“万企兴万村”项目71个,投入资金5.45余亿元;民营企业(商会)积极参与特色农畜产品采购、助销等消费帮扶活动,带动消费5100余万元。
记者:霍晓霞;编辑:霍晓霞;校对∶李麒;一读:黄韵;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