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大病的村民申请医疗救助,和独居老人拉家常……土右旗的“走亲戚”活动,让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亲戚”,以“走亲戚”的形式串门走访、沟通感情,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拉近干群关系,走出民众的“好光景”。
产业带动脱贫户
“大娘,你这猪和羊又长肥了哇,真会养呀!”近日,萨拉齐镇的工作人员王宇星走进盛裕村董金凤家,看到院子里养的猪和羊高兴地说。
“今年这猪能吃能长,我也算是没白忙活,马上过年了,过几天准备杀猪,你们一定要来吃杀猪菜呀!”董金凤高兴地说,“这几年你们总来我家,劝我搞养殖业,还送给我4只母羊,才两年时间,我的羊就从开始的4只发展到现在的20多只,我顺手养的猪也是年年杀,年年能卖个好价格。”
土右旗立足当地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多渠道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董金凤就是政策的受益户之一。干部“走亲戚”帮助发展产业带动脱贫户,村民养的羊不仅能卖羊肉,羊羔也很抢手,一年下来靠养殖业就能增收两三万元。
医疗救助暖人心
既然是“走亲戚”,就要经常走动。比如说对孤寡老人,逢年过节要问候,刮风下雨、身体病痛也要多关心。“平时家里就我们老两口,镇里、村里干部经常来家里走动、问候,逢年过节都会来看望我们,我真的感到很温暖。”土右旗盛裕村村民陈金贵激动地说。
陈金贵的老伴年过六旬,今年突发重病,经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仍需负担1万余元。“我们两口子本来就不富裕,老伴生病花销大,愁得我好几天睡不着觉,多亏镇干部帮忙申请医疗补助,解了我心头大事。”陈金贵说。
萨拉齐镇干部在“走亲戚”时,了解到陈金贵家的情况后,与医院和医保部门取得联系,发现陈金贵的情况符合医疗救助的范围,于是迅速整理并递交了相关材料,帮他申请了医疗救助。“民生无小事,为了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我们认真学习了国家的医保政策,积极提醒群众参保新农合,对于个别确实困难、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村民,我们积极帮忙申请。我们是脱贫户返贫的最后一道防线,不仅要对国家政策烂熟于心,更得对监测户、脱贫户的情况了如指掌才能把工作做到位。”王宇星说。
走访工作常态化
把走访工作当成“走亲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土右旗建立起常态化“走亲戚”机制,要求帮扶责任人每月至少“走亲戚”一次,及时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同时,统筹落实教育、医疗、住房等各项帮扶政策,让脱贫户和监测户真真切切感受到政策的温暖。
“我们倡导党员干部常去‘亲戚’家走访,了解困难群众家庭基本信息、生产生活状况、反映诉求事项、急需解决问题、思想动态等,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精准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萨拉齐镇党委书记贾文介绍,目前萨拉齐镇已经组织党员干部结合“上门结亲”“中秋访亲”“春节探亲”等时间节点开展多轮走访,建立了“发现问题-收集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使困难群众得到帮扶、党员干部得到锻炼、干群关系得到升华。
(通讯员:周丹;记者:李学工;编辑:秦新宇;校对:武巧英;一读:武巧英;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