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初心如磐。
2024年,全市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包头这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事成于和睦,力量生于团结。这一年,我市大力打造互嵌式“生活圈”,实施各项提升工程让群众生活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各族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不断巩固。
“石榴花开”主题园一角。记者 常静 摄
民族团结与经济建设相融,一个个向“新”向“绿”的企业快速落地,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文化建设相融,一批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原创艺术精品屡获大奖,让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广泛传唱……边境放映员孟英,驾驶一辆公益电影放映车,穿梭在边境地区,让各族群众在光影交错中增进了解、促进交流;草原邮递员温晋茂,用双脚丈量着草原大地,那是对家国情怀的深情诠释;80后“新农人”乌吉莫,带领农牧民探索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携手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从草原深处,到黄河岸边,从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到校园教室、社区广场,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故事,见证着各族群众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彰显着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
建筑工地热火朝天,各族建设者们并肩作战,用汗水浇灌着城市的未来;消费场景烟火升腾,不同民族的商家与顾客在这里和谐互动,共享繁荣;学校里各民族学生同堂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成长;社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着居民踊跃参与……这一年,我们从空间、文化、经济等维度全方位嵌入,为各族群众创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条件。各民族和睦相处,凝心聚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行走在“石榴花开”主题园,一步一景、步步惊艳。“石榴花开”主题园里“国家的孩子——三千孤儿入内蒙”主题展馆作为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示包头形象的有效载体,以翔实的图文和实物,生动展现了民族团结、守望相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画面。在这里,民族大爱的故事历久弥新。
将历史故事、发展故事、团结故事编织成一条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精神纽带,我市充分发挥自身多元文化汇聚的独特优势,突出以“文”化人,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中的丰富宝藏与时代价值。固阳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盛大开园,这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碰撞出的独特魅力;黄河大集和“天下黄河第一村”,以文旅融合为创新引擎,将“黄河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让“包头黄河”品牌大放异彩;精心打造的“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让文化在这里得以展示、融合,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沉浸其中……丰富多彩、热辣滚烫的文体旅活动,从观赏游玩的自在到文化认同的自觉,从消费体验的自在到互鉴共享的自觉,从交往互动的自在到情感认同的自觉,多民族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最终在这片热土上融会贯通,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多元文化之花。
记者手记
守望相助创未来
这一年,从“石榴花开”主题园的热气腾腾,到“天下黄河第一村”黄河观凌周的火爆出圈,包头通过百姓触手可及的文化资源,将各族群众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共同培育出民族团结的幸福之花。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有枝荣。各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各族儿女在密切交往中不断增进文化认同,在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中增进情感联结,凝聚起携手共建现代化新包头的蓬勃力量。
笃行不怠、久久为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必将结出越来越丰硕的果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行,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春燕;编辑:王荻;校对:吴存德;一读:张飞;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