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包头

土右旗:农文旅融合 绘乡村振兴“锦绣图”

近年来,土右旗沟门镇以农业为本、文化为魂、旅游为韵,积极促进独具特色的“林果资源”、悠久历史的“文化积淀”、自然风光的“山村美景”之间深度融合,逐步形成农文旅协同发展新业态、新格局,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土右旗大地徐徐展开。

执党建“红”笔 绘实组织引领图

沟门镇始终坚持把“党建+农文旅融合”作为党组织提升乡村旅游影响力的重要载体,通过选好“领头雁”,建强村“两委”班子,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注重选拔任用懂产业经营、善旅游管理,创新思路广、组织能力强的年轻干部,持续储备培育后备力量18人;建设板申气村土地流转、威俊村高标准农田、西湾村文旅康养、沙兵崖村劳务公司等党建引领示范点,带动1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435万元,超过3500人增收;与5家企业单位组建融合党建联盟,成立乡贤基金会,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主动融入,实现全域统筹、多方联动。

执产业“蓝”笔 绘就致富增收图

着力推动“风景资源”向“产业资源”转化,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实现“有中升优”。完成签约千万元以上宏天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果品深加工设备及配套生产项目,其中以果品深加工为核心建设的金杏小院,获批国家级科技小院;依托林果种植优势,推动后湾、庙湾等村4500亩果树种植和果品改良、制定果品改良补贴办法,涉及杏、李子等优质果品10余种,果农每亩增收近1000元;引进内蒙古喜遇果公司社会化运营,研发制作果干、果品饮料等特色产品,形成集种植、加工、科研、展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

执资源“绿”笔 绘浓生态屏障图

充分遵循让沟门镇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经验做法,将山水林田草生态串联、生命相依,展现绿色生态之美。深化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九州民族园、水上乐园、沿山旅游绿道,开发清泉寺-大雁滩-国恩禅寺生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生态康养事业,投资1亿元建设天源康养基地,投资320万元建设“蒙草堂”农产品展销中心,实现内蒙古-云南游客对发康养旅游;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绿化植树2万棵以上,高标准完成1537户户厕改造,投资315万元建设了垃圾分类处理站,规范运行6座污水处理站;厚植良好的生态气质,以“好环境”换来“好风景”,让游客在碧水青山中体验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沟门。

执人气“橙”笔 绘亮氛围活力图

拓展渠道“蹭热点,抓流量”,把文旅项目带来的“游客热度”,转换成为旅游的“消费温度”。组织开展各类节庆活动,吸引游客20余万人,带动综合消费1000万元以上;西湾村入选秋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和自治区级旅游休闲街区,举办秋季“村晚”系列活动,开通西湾村乡村旅游抖音、快手、微博、头条等官方平台,联合土右旗文联,成立晋陕蒙“网络文艺家协会”、网红工作室,签约网红62名,定期举办直播带货、引客引流等活动,直播间日常观看人数10万余人次,农产品直播日销售300余单,日销售金额2万元-3万元;沟门镇主动以更为亲近、友善、接地气的姿态拥抱文旅营销,为消费提振、景区出圈、文化“破壁”打开了新通道。

执招牌“金”笔 绘深振兴发展图

积极创建“最文化、有情怀、高能级”的特色农文旅融合品牌,立足突出土右旗“后花园”的区位优势,不断让文化“悦”起来、让文旅“潮”起来、让文产“燃”起来。西湾村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团队牵头开发“果欢欢杏皮水”地域特色品牌,入选“包头有礼”伴手礼工程之一;借助“中华诗词之村”建设,计划推出“诗意农产品”文化品牌;国家级大雁滩田园综合体依托林果采摘种植基地,发展林果经济,开发特色民俗文化街“畅园”,打响“水涧沟门·后花园”农文旅品牌;多方合力提升沟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品牌效益,努力擦亮一张名片,带富一方百姓,为乡村振兴赋能升级。

沟门镇将继续秉持“产业联动、文旅融合、区域协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深度挖掘”,让沟门的秀美山村如诗如画、心旷神怡,打造成集文化体验、生态旅游、科普教育、产业发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文旅产业化联合体,为乡村振兴着墨添彩。

(通讯员:杨鑫蕊;记者:李学工;编辑:秦新宇;校对:武巧英;一读:武巧英;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