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专题 » 包头观察·网评

观察 | 年终考核不能成为“材料秀场”

据12月13日《中国组织人事报》报道,年终考核是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激励进步的有效工具。然而,在有些地方,年终考核却成了“材料秀场”。有的秉持“实绩不够,笔头来凑”的理念,试图以华丽的“纸面文章”掩盖工作中的瑕疵与不足,汇报成绩时夸夸其谈,谈及问题却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有的搞“数字政绩”“材料政绩”,可实际工作成果却寥寥无几。

临近年底,各级各部门对下级单位的年终考核工作已逐步展开。作为总结上一年工作成绩、制定下一年工作目标的重要参考,如何让年终考核考准、考实,让上级认可、让基层服气、让群众满意,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而在一些地方,年终考核背离了初衷,变成了下级编材料、上级看材料。到了考核周期,面对布置下来的考察细则,不少基层干部疲于奔命,甚至通宵达旦精心包装材料应对考核;而考核单位有时也不到现场看问题、查质量,只是查查资料、听听汇报,哪个单位的材料准备得多,就能在考核中得到高分。

这种“以材料论英雄”的考核,给平日里踏实做事的基层单位增添了不必要的负担,也给敷衍了事的单位留了可乘之机,仿佛只要材料准备得漂亮,平时的失职就能一笔勾销。材料准备得怎么样,并不能和重视程度、工作实效直接画等号。这种“面子工程”的存在,不利于基层工作的有效开展,还会滋生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歪风,必须及时遏止。

作为考核单位,要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将考核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加大“平时成绩”的占比,多些实实在在的实绩考核;也要到基层一线去听听相关单位服务对象的心声,将群众满意度纳入考核指标,推动干部将更多精力放在服务群众、促进发展上来。作为被考核单位,应摆正态度、多做实事,把准备材料的时间用来提升工作质效、解决百姓诉求。毕竟,有干货在手,迎考才能不慌张。(胡喜庆)

来源:工人日报;校对∶李麒;一读:黄韵;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