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我市紧扣“四强化”,谱写边界地区和谐稳定、地名管理规范有序、地名文化建设有力、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四部曲”,奋力奏响新时代区划地名新乐章。
强化风险防控,奏响和谐稳定“平安曲”。我市坚持预防为主、防范在前,以界线联检、界桩更换和平安边界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力维护了边界地区的长期和谐稳定。5年来完成了呼包、包鄂、包乌、包巴4条市(盟)级行政区域界线两轮联检任务,巡检界线总长累计约2173公里,共470个界桩。完成了自上世纪90年代呼包线、包鄂线、包乌线全线埋设界桩以来,我市管辖的63个界桩首次更换工作,涉及行政区域界线736.4公里。常态化开展行政区域界线风险隐患排查,及时实地指认界线走向,妥善处置解决纠纷隐患,沿线开展《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等宣传活动,推动边界地区开展各种交流互动,毗邻盟市、旗县区《平安边界建设协议书》签订率达100%。
强化规范标准,奏响地名管理“交响曲”。我市坚持政治引领,突出服务导向,着力建机制、抓规范、优服务,不断提高地名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建立21个部门参与的全市区划地名工作部门联席工作制度,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地名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地名管理工作新格局。印发《包头市城镇道路命名更名规则(试行)》,加强分级分类道路名称管理,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全市街路巷命名更名审批流程。紧跟我市城市建设发展变化,严格按照规范化流程命名道路,5年来命名更名道路共220条。扎实推进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建设,开展信息库数据质量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地名信息数据常态化更新完善,目前库内已收录包头地名信息数据约1.7万条。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记录地名来历、含义、历史沿革,形成十大类、6700条包头地名成果。做好地名成果转化,编印了《包头市地名大词典》《包头市行政区划图》《包头市区道路名称图》《包头市街坊区片图》等图录典志。
强化保护宣传,奏响地名文化“主题曲”。我市以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锚点,挖掘本土地名故事、文化资源,加强地名文化建设,守护群众乡愁记忆,全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举行市地名专家聘任仪式,聘请熟悉包头发展沿革、历史文化、长期研究本土地名文化等专家学者参与地名研究,建立市级地名专家库,完善专家咨询和评估机制,目前入库专家16名。积极组织开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申报工作,包头2处地名入选全区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结合城市道路建设规划,按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优美自然景观等类别,建立道路名称备选库,加强道路命名的前瞻性、文化性。探索开发智能检索功能,建立道路名称数据库,实现多条道路一键查重,提高工作质效。围绕“走进行政区划、弘扬历史文化”“地名文化 印象包头”主题,以赓续历史文脉、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以阐释长城文化、西口文化、红色文化内涵为牵引,推出系列地名文化信息,梳理挖掘各类地名120多个,刊发包头地名文化信息50多期。
强化地名建设,奏响美丽乡村“振兴曲”。指导2个试点地区制定“乡村著名行动”流程指引、办理清单、政策问答等资料手册,发动镇、街道所辖村、社区网格力量,对乡村地名信息进行精准化、规范化采集。积极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宣传,组织开展“建立乡村地名来历籍”“我为家乡添地名”等活动。以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农特产品产地、乡村旅游景点、采摘园等地名为重点,广泛采集与群众生活相关乡村地名信息,2024年共采集数据4000多条,同步“入网”“上图”,方便了群众出行游玩导航。以麻池镇为试点,以设置乡村智慧门牌为抓手,推进数字化乡村建设,让村民通过手机扫描门牌“二维码”即可获取院落的具体门牌号、住址,以及各类警情报警、燃气、供水、供电抢修电话等政务服务信息。截至目前,试点地区共命名乡村道路63条,形成1:500的正射影像图29张,19个行政村、4个社区共安装智慧门牌13041块、栋牌750块,实现了麻池镇所有村(社区)全覆盖。地名工作在服务乡村治理、促进乡风文明、赋能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作用得到彰显。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曹瑾;编辑:王荻;校对:吴存德;一审:张飞;二审:王国秀;三审:贾星慧;终审:王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