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军
近日,全国首张“草票”在包头市达茂旗发行,媒体纷纷报道,引发众多网友关注。
所谓“草票”,是指在遵循自愿投资、平等协商的原则下,国有林草业投资企业为募集资金用于草原生态修复与保护,依托其未来创造的经济利益,而面向嘎查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成员及社会资本制发的股权凭证。因此,“草票”类似于股票,但又不完全像。它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流通和交易的凭证。也就是说,“草票”可以转化为钞票。
达茂旗是内蒙古自治区20个沿边旗市区和33个牧业旗之一,是包头市面积最大的旗县区,拥有2300多万亩的辽阔优质天然草牧场。然而256.2毫米的平均年降水量,也意味着这里的草原生态极其脆弱,必须全力保护好,审慎开发利用。达茂旗的现象并非个例。在这样的背景下,发行“草票”便显得更加意义非凡。
于农牧民而言,通过发行“草票”,对草原价值进行核算,可以让农牧民认识到草原应有的价值,从而提高保护草原意识,还可获得“草票”增值分红收益,进而提高收入,牧民也可通过“草票”抵押、贷款,获得金融支持。
于企业而言,发行企业可通过“草票”获得开展草牧业经营的草原,可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升生产效率,同时也拓宽社会资本参与草原保护的积极性,通过“草票”募集资金,还可以缓解企业发展资金压力。
于国家而言,发行“草票”,为探索基本草原高质量保护、传统牧区牧民增收、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路径,其前景不可限量。
牧民能增收,草原能休养,小小一张“草票”可谓利民利企利国。以此次拿到“草票”的呼和为例,按照每亩10元的收益分配制度规定,牧民呼和家5000亩的草场,每年能拿到5万元的补贴收益,这些收入可以让他少养精养,选用更加优良的牲畜品种,他还可以在自家草场打工,增加收入。
众所周知,草原是内蒙古的特色,很多盟市都有大片草原,然而首张“草票”为何会落地包头?这是持续努力、不断积累的成果。
2021年6月,包头被确定为自治区首个林草碳汇试点。2022年11月,包头入选首批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并建立了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包头分中心,这是目前全国唯一以林草碳汇计量研究为专攻方向的国家碳计量分支机构。此外,包头在全国首创提出并推行“基于林草碳汇的市域碳中和”,形成了碳汇区域交易和区域补偿的包头做法。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正是这样的持续努力和不断积累,让包头具备了发行“草票”的基础。有了基础,并不意味着坐享其成。为能成为“草票”制度试点,我市积极争取,于2024年年初被自治区林草局确定为全区首个“草票”制度试点。之后,积极制定实施方案、编制落地方案,为全国首张“草票”发行做足了各项准备工作。
让青山变现,绿水流金。“草票”制度不仅让达茂旗迈入了草原保护的新阶段,也为包头市乃至内蒙古推进草原由资源到资产再到资本的有机转化提供了新路径,而在这背后包头所传递出的勇于创新、敢于争先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干劲,更让我们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信心。
(编辑:吴存德;校对:王荻;一审:张飞;二审:王国秀;三审:贾星慧;终审:王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