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专题 » 打造教育医疗高地

打造教育高地|昆区积极构建“一体两翼双循环”科学教育体系 创新科学教育 培育时代新人

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实施是时代所需,更是民族复兴实现的基础性工程。自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来,昆区迅速行动,抢滩义务教育教学改革新课标、抢占培育教育新质生产力新赛道、抢抓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新增长点,优质均衡布局科学教育,一如既往落实“双减”要求,扩优提质发展基础教育,形成了“一体两翼双循环”科学教育支撑体系,把科技创新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位学子的心田。

因地制宜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昆区林荫路第七小学学生在观察3D打印机。

“在这里,我们看到各种奇思妙想化为现实,见证科技的力量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在昆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学校举办的“物蕴探索挑战赛”中,参赛选手们通过“一张纸的故事”“堡垒攻击计划”等比赛项目沉浸式探索万物的规律,感受创新的魅力。

昆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学校、包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是昆区现有的区属科学实践场所。自成立以来,昆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学校课程始终以劳动教育课标为方向,不断更新研发新课程,从建校初期仅有八门课程到如今具备成熟的非遗、科技、农业、工业、研学等七大类80多项课程,为孩子们在多彩课程中体验前沿技术、培养多元兴趣提供了保障。

除了精心打造科学实践场所,昆区还拥有校外科学教育基地14家、科学教育示范校10所、小学专职科学教师33名,为广大学生参与科学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而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升级,需要因地制宜、一体设计。当前,昆区正在积极构建以科学教育为核心的“两地六区一体系”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这一新格局从学前教育普惠启蒙到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从教育发展总体水平到科学教育品牌孵化,从数字资源高效运用到教师资源盘活利用,都与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已经形成了“三创三优”的集成发展、一体推进体系支撑。

昆区教育局基础教育股副股长田燕说:“昆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优先发展,先后出台了《昆都仑区关于推进‘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文件,形成了‘1+23’政策包;加快推进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的建设,系统谋划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路径策略,确立了三项10条实验区重点任务,构建起了校内外联动、各有侧重的政策支撑。”

守正创新 课程、数智“两翼协同”

位于昆区林荫路第七小学教学楼一楼东侧的科学博物馆,馆外走廊为科技智慧墙创意展示区,科学实验室内设置3D打印区、航天航空系列等展区,陈列学生的科技作品、科技标本,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早在2020年,昆区林荫路第七小学就将科技教育纳入了学校‘悦雅’课程体系,已初步形成了国家科学必修课、科学实践活动必修课、科学兴趣选修课、高水平学生科技社团、学生创新论坛等多维多层级模式科学课程体系,强调各学科融合参与,不断优化科技课程结构,拓宽学生视野。”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潘蕾介绍。

课程是育人的载体,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根基,建立完善的科技课程体系是科学教育的重点。放眼整个区域,昆区已经构建起了以国家课程为基础,校本课程、社团活动、课后服务、课外实践为补充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田燕介绍:“昆区坚持为学生上好必修课、拔高课和拓展课,目前共开设140多个科学类课后服务课程,惠及学生12000余人,形成了‘一校一品’甚至‘一校多品’的科学教育良好氛围,充分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多元化需求。”

现如今,科学教育纳入基础教育各阶段,成为助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础性课程,不仅要明确课程是办好科学教育的关键载体,还要选定数智作为办好科学教育的突破手段。

走进包头市第五十一中学的一间教室,几位老师围成一圈,正在智能研修平台上研究每位同学各科的课堂行为分析。2023年,昆区成为中央电化教育馆第三批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区,开启了教研数据化应用研究的新领域,可实现智慧教育环境、师生信息素养、资源供给能力全面提升。

放学后,家长王女士帮孩子在电脑上打开了智慧昆都仑教育云平台,在“课后服务”区域的科普教育专栏中点开了孩子爱看的科普课程。智慧昆都仑教育云平台与国家、自治区、包头市、昆区、学校五级平台融通,实现了信息、内容、资源、数据即时同步与共享。截至目前,平台注册人数达16万,近30日访问人数达20万余次。

长链育人 畅通科学教育良性循环

“我将全力以赴支持学校的科学教育工作,搭建科学发展前沿和基础教育之间的桥梁,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接触科学前沿的机会。”在包头市第三十五中学教育集团科学教育副校长聘用仪式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润虎表示。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昆区坚持学生教师、学校社会一体推进,采取“提升自我+巧借外力”的方式促进科学教师队伍发展,发挥集团化办学、县管校聘等教师交流、共用机制优势,动态掌握培育人才流向和科学师资缺口,推动实现靶向互补,本年度引进的198名理工类教师中,本地区毕业人才有95名,真正实现了“学生-教师”双向循环。

作为昆区首批校外科学教育基地,包头市园林科研所依托植物品种园、标本展览中心等设施,面向全市中小学以及驻包高校开展园林知识科普等活动,先后有昆区少先路第十一小学等学校师生到这里开展科普交流,累计参观人数达千余人。

昆区精心选树包头市园林科研所、包头市科技馆、包头博物馆等14家校外科学教育基地,开设“科学课堂”,缓解了科学教师数量和质量缺口,打造了半小时“科普体验圈”,为学校拓展了优质科学教育资源的同时让场馆增加了流量,实现了“学校-社会”的双向奔赴。

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肩负着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树立科学志向的重要使命,对人才成长具有基础性作用。昆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永清表示:“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坚持从娃娃抓起,将增强科学兴趣和培养创新意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培育更多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记者手记:

让科学教育绘就 孩子多彩未来

科学教育对孩子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从有意识到有行动;从个体自发到共同自觉;从一花独放到花开满园。昆区在“双减”要求下因地制宜,优化顶层设计,布局教育高地“一个整体”,实现了课程、数智“两翼协同”,打通了人才与实践的“双向循环”,构建起了科学教育大格局,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成就其科学梦想赋予了更多的系统思维和理性思考。

回望来路,方能清晰前路。未来,昆区科学教育将通过一体化、连续的高品质科学教育、教研设计、课程衔接等方式,打通初高中衔接的贯通培养通道,持续培养具有远大人生理想、执着进取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

(文/图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孟婧美;编辑:吴存德;校对:王荻;一审:张飞;二审:王国秀;三审:贾星慧;终审:王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