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博
这几天包头黄河火了。11月30日,包头观凌周活动在“天下黄河第一村”拉开帷幕。据报道,周末两天,活动累计接待游客11万人次,各类美食、文创产品等销售总额超660万元。
不仅如此,包头观凌周还吸引了央视多档栏目关注。与以往只是报道凌汛不同,大家不约而同把视角转移到了文旅上,甚至打出了这样的标题——“赏流凌 逛大集 品冬日黄河之韵”,让更多人看到了包头的黄河美景和风土人情。
这个周末,笔者也来到了包头黄河边,尽管观凌周启动已一个多星期,但游客们的热情并没有减退。前往“天下黄河第一村”的车辆络绎不绝,车牌号不仅包括蒙A、蒙B、蒙K等,甚至还有京、陕、冀字开头,说明观凌周的关注度和吸引力正在不断拓展。
“天下黄河第一村”里,井然有序的商业街区、古色古香的民俗展览馆、美食云集的餐饮民宿,处处游人如织,在沉浸互动式实景情景剧《西口情》的现场,游客更是摩肩接踵。不时从身边穿过几名身着走西口服饰的人物,竟是情景剧的演员。快闪式的剧情设计,惟妙惟肖的现场表演,引起现场一片喝彩。此刻,黄河文化、包头文化与市民游客产生了真切的交流和互动。
走到黄河岸边,冰凌挨挨挤挤,舒缓而下,接地连天,场面十分壮观。一个初次见到流凌的孩子激动地大喊:“妈妈!流凌好漂亮呀,我以前怎么不知道呢?”孩子的感叹也代表了很多人的疑问。
流凌在包头年年都有,但从未如此受到关注。今年,很多人在媒体的报道里,在大家的讨论中,第一次意识到这震撼人心的壮观美景原来就在我们身边。这些认识上的变化,便是包头观凌周带给这座城市的悄然改变。实现这样的改变,我们需要发现美好的眼睛,更要有挖掘美好、让它们变得引人入胜的行动力。
去年以来,正是靠着这样敏锐的眼光和扎实的行动力,包头黄河景区迎来了巨大改变。黄河边的画匠营子,从当初破败的旧村庄蜕变成了今天的“天下黄河第一村”,成为当下包头最热门的打卡地。一年两次的黄河流凌也从当初人们口中一带而过的自然现象,变成包头的品牌文旅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为包头文旅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所以,包头观凌周不仅是一场活动,更是一扇窗。恰如那句话,世界不缺少美,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包头,不仅仅只有黄河流凌这一个例子,相信沿着这样的思路继续开拓下去,包头可以打造的内容还有不少,包头文旅事业还有很多王牌躺在那里静待发掘、发光。
(编辑:吴存德;校对:王荻;一审:张飞;二审:王国秀;三审:贾星慧;终审:王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