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能增收,草原能休养,‘草票’就能变‘钞票’。”达茂旗达尔汗苏木牧民呼和说。
12月6日,领到全国首张“草票”后,呼和招呼几位牧民与林草专家拍照合影,这天是属于他们的大日子,更是内蒙古自治区在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完善草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方面取得突破的重要日子。
适逢大雪节气,达茂草原蕴藏生机,只因这张“草票”将以草原生态“含绿量”换来更多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
“草原是我的家乡”
呼和家所在的达尔汗苏木近几年大力发展马产业,一部分牧民通过加入合作社、选育优良品种等方式,收入比以往有所提高。
每天清晨5时,呼和就开始了劳作。骑着摩托去喂马群是他的第一项任务,他家的草场养了100多匹蒙古马。可以说,草原是他的家乡,更是他的生计。
达茂旗全称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是内蒙古自治区20个沿边旗市区和33个牧业旗之一。达尔罕在蒙古语中意为“神圣不可侵犯”,茂明安意为“千户部落”。达茂旗的名字本身,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意义——草原生态红线不被逾越,居住在草原上的人们便能生生不息、永续发展。
2341.46万亩的天然草场,让达茂旗发展畜牧业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然而256.2毫米的年平均降水量,意味着这里的草原生态极其脆弱,需要下更大力气去保护,慎之又慎地去开发利用。
草畜不平衡、超载过牧、生态环境质量存在恶化风险……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考量领导干部工作成效的现实要求,更是生活在这里的牧民翘首以盼的大事,“靠天吃饭”肯定行不通。
“养得多不见得挣得多。”呼和说,草原生态好不好,关系着牧民的生计。因过牧导致的草场退化问题,必须靠少养精养来让草原休养生息。
“咋才能又保护草原又挣钱”
2024年初,呼和家所在的阿拉腾图格嘎查来了几位林草专家和工作人员。他们对嘎查的59户牧民进行了调研摸底,并向牧民们提出了一个新概念——“草票”。
工作人员介绍,“草票”是一种经济权益凭证,在遵循自愿投资、平等协商的原则下,国有企业与牧户以经营权入股方式共同经营草原,并依托创造的利润,面向牧户制发。“草票”制度是以“草地入股”“草原变现”“保底分成”“托管分红”等多元合作方式,探索“经营得利、牧户得益、社会得绿”的全民所有草原资源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利用改革新方式。
达茂旗牧民呼和拿到了全国首张“草票”。
“钞票见过,‘草票’没听说过。”呼和跟大家一样,不知道、不清楚,但愿意了解一下新概念。一家一户走访后,工作组掌握了牧户的家庭收支、畜牧养殖、试点意愿等基本情况,在面对面交流中体会到了牧民对保护草原和改变传统养殖方式的迫切希望。
工作组提供的《牧户问卷调查基本情况》显示,阿拉腾图格嘎查20.34%牧户(12户)有草场流转意愿;在能解决工作的前提下,所有牧户都有草地入股分红的意愿。牧户的需求虽有差异,但皆具有转型意愿,“草票”落地基础良好。
呼和琢磨,既能保护草原又能挣钱,是个“双赢”的好事。
“从‘一片草’到‘一张票’”
对牧民来说,“草票”是新鲜事,对林草部门来说,此项工作已开展许久。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不断深化对草原生态产品价值及其实现机制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等科研院所开展的系列研究,对草原生态产品价值进行核定评估,形成了草原资源生态产品清单,在对“无价”的草原生态系统各类产出“有价化”的探索中,创新性提出了“草票”的概念。
发行“草票”,是为了有效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实现草畜平衡、创造就业岗位、增加牧民收入,但这项创新性的工作必须循序渐进展开,边摸索探路、边规范修正。
经过积极沟通争取,2024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确定达茂旗为首个“草票”试点旗。
在完成调研和双向意愿沟通后,工作组确定了4个牧户的20000余亩草场作为“草票”试点区域,呼和家的5000亩草场就在试点区内。
工作组将试点区域划分为禁牧区、草畜平衡区、生态畜牧业发展区,按照以草定畜的原则,对每个区域列出不同的功能定位,形成细致的区域监测管理机制,绘制试点区域草原“一张图”,为“草票”发行提供基础资料。
“这张‘绿票票’就是我的家底”
接下来的几个月,达茂旗遴选了旗内一家国有公司——内蒙古铭晟能源有限公司,作为集中流转试点牧户草场的发行单位,以租赁原牧户的圈舍、回购牲畜和雇佣牧民作为经营主体,通过对草场的划等定级、生态修复治理、新建或改造原有圈舍设施、调整畜种结构、品种改良,形成了“草票”增值机制。
“我们把盈利形式和收益分配跟牧民讲清楚、说明白,通过遴选确定发行单位,与牧民签订协议,让牧民不用离开自己的草场,就能增加一份打工收入。”达茂旗委常委、副旗长党晓宏说。
12月6日,达茂旗“草票”签约发行活动如期举行。呼和与另外3户牧民相约来到签约现场,大家像老朋友般和林草专家、工作人员打招呼,说着最近草场里的新变化。
“这张‘绿票票’就是我的家底。”呼和高兴地说,按照收益分配制度,签约拿到全国第一张“草票”后,他能以每亩10元的补贴每年至少增加收入5万元。
从“一片草”到“一张票”,“草票”让草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概念变成实景,通过生态的“含绿量”,提升了发展的“含金量”。“草票”发行是内蒙古探索草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1.0版本。未来,其可发行、可增值、可交易、可质押、可变现、可分红的属性,可以让呼和与牧民们享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红利。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娜默热,张群群,贾慧珍;编辑:王荻;校对:吴存德;一审:张飞;二审:王国秀;三审:贾星慧;终审:王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