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专题 » 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

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创新推动草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全国首张“草票”在我市发行

12月6日,在达茂旗“草票”签约发行活动上,达茂旗达尔汗苏木阿拉腾图格嘎查牧民呼和拿到了编号为00000001的“草票”。这是自治区、包头市创新推动草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全国发行的首张“草票”。

牧民呼和拿到全国首张“草票”。记者 娜默热 摄

“草票”是一种经济权益凭证,在遵循自愿投资、平等协商的原则下,国有企业与牧户以经营权入股方式共同经营草原,并依托创造的利润,面向牧户制发。发行“草票”的目的,是为了有效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实现草畜平衡,创造就业岗位,增加牧民收入,进一步激发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意识、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

达茂旗是内蒙古自治区33个牧业旗之一,拥有2341.46万亩的天然草场。2024年初,自治区确定达茂旗为首个“草票”试点旗。在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参与调研的基础上,达茂旗确定了4户牧民家20000余亩草场作为“草票”发行试点区,呼和家的5000亩草场就在试点区内。

按照收益分配制度规定,签约拿到全国第一张“草票”后,呼和能以每亩10元的资金政策,每年拿到5万元的补贴收益,这些收入可以让他少养精养,选用更加优良的牲畜品种。“牧民能增收,草原能休养,‘草票’就能变‘钞票’。”呼和说。

“我们把入股形式和收益分配跟牧民讲清楚、说明白,通过遴选发行单位与牧民签订协议,让草场的价值通过科学核算实现‘量化’,进而把评估出的数据转换成实际的经济价值。”达茂旗委常委、副旗长党晓宏在发行活动上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从草原资源、草原资产再到草原资本,“草票”发行的过程,是一次“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益实践。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樊江文表示,“草票”发行是内蒙古探索草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1.0版本。未来,以“草票”为核心延伸出的“草票+”将聚焦草原“碳票”(草原碳汇)、草原“沙票”(防风固沙)等,不断丰富草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贡献“点绿成金”的力量。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娜默热,胡雪,陈森;编辑:吴存德;校对:王荻;一审:张飞;二审:王国秀;三审:贾星慧;终审:王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