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11月28日,代号为“鲲鹏”的“运-20”专机迎回了第11批43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使他们得以魂归故土。人民空军为此次任务发布了专属标识;礼兵们在零下10摄氏度的严寒中反复演练,以确保仪式庄严;多处户外大屏滚动播放着致敬标语:“只要我们记得,英雄永远活着。”……神州大地张开双臂,以最诚挚的情感迎接英雄回家。
一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史,就是一部志愿军将士人人争当英雄、争立战功、争先杀敌的历史。在这场战争中,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脱颖而出,他们的英勇事迹让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昔日,我们以“钢少气多”战胜了“钢多气少”的敌人,书写了惊天动地的历史篇章;如今,我们国力增强,钢多气盈,精神之骨更要“硬”,让这份精神力量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致敬,英烈丰功气壮山河。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在抗美援朝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志愿军将士以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创造了无数战争史上的奇迹,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英雄和骄傲。他们如同不灭的火炬,照亮着我们的内心,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顽强的战斗作风,激励着我们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不负英烈的牺牲和期望,不负时代的召唤和使命。
铭记,崇高精神激励人心。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英雄烈士褒扬纪念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号召全党全国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铭记英烈精神,就是要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从中汲取力量,激励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到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去。
传承,赓续血脉奋勇前进。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英烈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这些红色故事和革命传统,如同璀璨的文化瑰宝,滋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更加坚定和自信。为此,传承和发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应成为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更深入地做好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面对敌人,英雄杨根思曾发出“三个不相信”的豪言壮语: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世界的复杂多变,逆全球化思潮和单边主义的抬头,但无论形势如何严峻,我们决不会牺牲国家利益,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让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铭记历史、传承精神,以“风雨侵衣骨更硬”的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致敬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让他们的精神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来源:包头观察;校对∶李麒;一审:黄韵;二审:王国秀;三审:贾星慧;终审:王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