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包头

凝心聚“绿”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使曾经荒芜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盐碱地成“致富地”

漫步在白云鄂博矿区矿山公园,宛如一片翠绿的屏障,只有看到作为公园特色展出的大型工程车时,才会意识到这里曾经是一个废旧的矿坑,附近还有成堆的煤渣土。而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我市探索出一条荒地绿化与治理的有效途径。

我市加大土地流转,整改撂荒地,利用先进的微生物生态修复,从土壤结构修复角度,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依靠微生物菌恢复土壤结构与肥力,将土壤中的矿物质有机质转化成营养物质被植物根系吸收,有效推动白云鄂博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截至目前,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马莲园的植被整体发芽率为90%,高于国际标准发芽率。

在土右旗海子乡土壤改良试验田里,大型机械正来回穿梭。起垄、耙地、移苗……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景象。

近年来,包头市因地制宜建立科研阵地,多路径挖掘盐碱地利用潜力,积极探索盐碱地综合治理模式,最大化释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推动盐碱地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从2023年6月中旬起,土右旗海子乡在100亩包含轻、中、重三种不同程度的盐碱地试种陶氏良草,播种时同步施用专业团队研制的微生态土壤修复菌剂改良土壤,秋收时陶氏良草喜获丰收,植株最高达2米。今年,海子乡在100亩不同程度的盐碱地上成功种植了包括甜菜、玉米、辣椒、燕麦、营养酸模和陶氏良草在内的6种作物,均取得不错的成效,截至目前,近60亩甜糯玉米已获丰收。

尾矿库变“旅游区”

在九原区阿嘎如泰苏木大罕台旅游景区,树木郁郁葱葱,偶尔还能听到悦耳的鸟鸣声,让人心旷神怡,很多人不知道这里曾是工业固废的贮存地(尾矿库),不仅对生态造成威胁,还存在安全隐患。

随着“无废城市”建设的推进,我市高度重视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利用PLC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尾矿库绿色浇灌,通过码坡、铺草袋、撒草籽、喷洒浇灌等生态治理措施积极整治工业废地。

在尾矿库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的基础上,我市还积极推动尾矿库的“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在修复后的土地上种植了大量观赏性花卉植物,绿化面积达700亩,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据了解,大罕台旅游景区已累计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有效带动了当地特色餐饮、民宿、民族手工艺制品等业态,真正将工业固废的贮存地(尾矿库)建设成集休闲、观光、旅游、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景区,让曾经的荒芜之地重披绿装。

未来,我市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激发新活力、蓄积新动能,奋力在高质量发展新征途上,走出一条宽广的绿色发展之路。

通讯员:刘鸽;记者:吴爱霞;编辑:秦新宇;校对:武巧英;一审:武巧英;二审:贾星慧、王国秀;三审:王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