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是民之所盼。东河区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主攻方向,稳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举措落地实施,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
改造提升硬件设施
学校建设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近年来,东河区对包二中、公园路小学、实验小学、牛桥街小学等20所学校进行了校园校舍改造,为包二中、包十中、包十六中打造了高考综合改革数字实验室,学校办学条件整体提升,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坚实保障。
东河区按照“大教育、一盘棋”的理念,推动区属、市属、民办学校交流共建,强化各学段衔接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稳步实施,全区目前共有7个教育集团,17所幼儿园、中小学,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持续完善招生政策,在北梁腾空区划定学区、增加学位、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包一中、景开中学、公园路小学富力校区、实验小学绿地校区、铁一幼馨园幼儿园……一所所优质学校构建起北梁腾空区高质量教育集群,带动北梁腾空区发展。
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牛桥街小学是包头市唯一一所王若飞小学,我们将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融入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孩子们带来价值引领和精神力量。”“王若飞小学”雷锋班的班主任李蕾说。
东河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深融入教育高地建设当中,先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19所。利用包头金街红色纪念馆、包头召革命纪念馆、天禾研学综合体、王若飞纪念馆等具有东河标识度的思政教育示范基地,全力打造聚焦“祖国北疆视野”的具有东河地方文化特色的“新东河·大思政”品牌体系,共同组合成东河区素质教育的“合力矩阵”。
凝聚教改教研合力
东河区还坚持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该区教育的“生命线”。2024年以来,东河区深入实施“常态大教研”教改提质行动,市、区两级教研常态联动,全区“慧学好课堂”岗位练兵活动如火如荼。全部教研员包联学校、下校进班、推门听课,专注课堂、回归课堂成为东河区教育人的共识。2024年,东河区教研室连续第三年被市教研中心评为旗县区优秀教研室,4名教师的示范课被评为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8个自治区级“十四五”教研课题成功结题。
东河区以阅读能力科学素养提升、体教融合战略、“牵手幸福1+N”亲子共成长等工程熔铸了“五育”并举、亮点突出、百花齐放的办学新格局,交出了具有东河特点的教育答卷。少年军校(包二十四中、东河区第一中学、站北路第二小学)、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惠民路小学)、自治区劳动教育实验学校(东一路小学)等绝对优势项目和各级青少年排球锦标赛冠军(包一中、包二十四中、牛桥街小学)等艺体成果卓然不凡,小初高排球培养梯队更加成熟。
筑牢教育强区基石
东河区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修订考核办法,提升校长队伍素质,实施新的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设置中高级岗位“周转池”,激发教师队伍积极性。
以教育家精神塑造东河教育“大先生”,形成了“新锐校长-杰出校长-领航校长-名校长”和“新任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名教师”梯级培养体系。成立于涛名校长工作室,举办全区加强新时代学校党的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选送30名校(园)长参加了“国培计划”能力提升研修。实施“惠师行动”,着力为教师队伍减负。在教师招聘方面,2024年新招聘名优院校优秀毕业生83人,开展定制式和项目式培训,提升教师队伍质量。今年,东河区10位教师获包头市青工赛一等奖,包一中郑煦老师和公园路小学张旭老师荣获内蒙古技能大赛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名优教师队伍进一步壮大。通过选树教师典型,增强教师队伍的荣誉感和获得感,教育高地基础更加夯实。
一支粉笔,关系着百年发展大计;三尺讲台,贯穿着民族复兴之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东河区将聚焦教育质量提升,全面补齐短板弱项,扎实推动教育各项工作标准再提升、发展再提速、质量再提高,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多层次多样化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
(记者:吴爱霞;编辑:秦新宇;校对:武巧英;一审:武巧英;二审:贾星慧、王国秀;三审:王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