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头,残疾人遇到法律问题,特别是因身体和个人原因无法实现有效、正确维权的时候,不用再担心,因为,他们的两个“娘家人”组成的“最强军团”将成为他们最坚实的依靠。
10月14日,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市中院)与包头市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市残联)共同在市中院诉讼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包头市涉残疾人纠纷诉讼服务站”。未来,这个服务站不仅可以为残疾当事人提供“心贴心”现场帮办,联合开展多元化解涉残纠纷服务,还可以提供法律咨询、“主动式”导诉服务等,建立服务残疾人的“全链条”诉讼绿色通道。
聘用专业调解人员
两个多月前,市中院的法官主动找到了市残联,提出了在过去服务的基础上建立包头市涉残纠纷诉讼服务和多元调解工作机制。市中院立案一庭庭长高阿韬介绍,为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有效落实《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关于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服务的十二条举措》文件要求,建立健全涉残疾人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切实保障残疾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诉讼活动,发挥好市残联专业调解作用,提升涉残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满足残疾人群众多元解纷需求,市中院与市残联经过近一个月的商讨建成了“包头市涉残疾人纠纷诉讼服务站”。服务站将为涉残人士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立案方面的辅助以及诉前调解等。同时,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也会协助涉残人士办理诉讼费的缓减免,并提供国家司法救助等方面的帮助。
为了更好地帮助残疾人,加强无障碍交流,市残联推荐一批调解员参与法院涉残纠纷调解工作,经过市中院的考核,决定聘用孙喜明、张宇、图雅等五名调解员为市中院特邀调解员。调解员孙喜明是一名残疾人,同时也是包头市肢体残疾人协会的主席,一直以来,他都坚守在残疾人维权服务的第一线,这次受聘为市中院的调解员他特别激动,他说:“残疾人是弱势群体,我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残疾人受个人原因和客观原因影响,涉法、涉诉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次成立服务站,对于全市残疾人是一件大好事,维权将会更有底气。”
高阿韬说,市残联推荐的五名特邀调解员不仅弥补了法院在涉残疾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专业人才的不足,同时也为法院提供盲文、手语翻译等诉讼辅助服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开辟涉诉“绿色通道”
深入交流的过程中,法官们详细讲述了目前国家在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方面的很多法规和措施,市残联代表和调解员们收获满满。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边建欣说:“涉残疾人纠纷诉讼服务站的成立,对于广大残疾人兄弟姐妹来讲是一件幸事。在这里,残疾人可以体会到更多的法律温度、人文关怀,还有公平正义。我们也会积极配合市中院,为广大残疾人涉法涉诉提供‘绿色通道’,并发挥我们的协调作用,让残疾人兄弟姐妹能够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市残联一行参观了市中院诉讼服务中心,详细了解无障碍环境建设及诉讼服务工作。为了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市中院诉服中心专门设置了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卫生间,还为残疾人提供了共享轮椅、拐杖等辅具,接待区设有低位服务台,配备手写板、放大镜、盲文诉讼指南等无障碍辅助设备,方便与残疾人沟通交流。
市中院相关领导表示,将定期总结经验、持续有效改进工作,积极发挥涉残专业调解作用,定期总结涉残疾人纠纷多元解纷工作经验、成效及存在的不足,改进工作方法,完善服务设施,努力为残疾当事人提供门槛更低、内容更多、范围更广的法律服务。还将秉持“如我在诉”办案理念,在涉残疾人诉讼服务、涉残疾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方面,探索更多有温度、有力度的新做法、新制度,进一步深化便民服务措施,不断提高司法服务水平,提升残疾人诉讼服务幸福感、认可度和满意度。
(记者:赵永峰;编辑:秦新宇;校对:武巧英;一审:武巧英;二审:贾星慧、王国秀;三审:王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