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要闻

庆祝包钢建厂70周年|“齐心协力建包钢”铸就钢铁梦 聆听建设者讲述包钢70年辉煌成就

1959年10月15日,周恩来总理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被誉为“自治区工业长子”的包钢,建成投产后结束了内蒙古“不产寸铁”的历史,包头由此收获了“草原钢城”的名号。

如今,草原的“工业长子”已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稀土工业企业和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今年,包钢迎来了建厂70周年,记者采访了历代包钢的建设亲历者,聆听他们讲述70年的辉煌成就。

胡尔宝音:奔驰在富饶宝山的“骏马”

文/记者 李楷谨 图/记者 许家轩

“矿区气候环境怎么样?饭菜还可口吗?工人多不多啊?”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中,周恩来总理紧紧握着一名青年的双手,目光如炬,笑容可掬,亲切交流。照片中的青年便是胡尔宝音。

眼前,90岁高龄的胡尔宝音用颤抖的手指轻轻抚摸着相框,回忆着当时的对话细节,向记者讲述起他记忆中那段火红的光辉岁月。

胡尔宝音是新中国建设包钢的第一批蒙古族职工。1957年,自治区党委决定培养一批少数民族工程技术人员,刚从部队转业的胡尔宝音就在其中。

在包钢技校进修一年后,1958年8月末,在白云铁矿开发和建设的关键时期,胡尔宝音跟随3000余人的包头市青年铁矿开采远征团深入白云鄂博矿区,成为了一名穿孔机操作工。

“操作穿孔机又累又脏,但我们心里只想着怎么能尽快出矿。”胡尔宝音回忆说,“当年,大家住在单薄的铁皮房子里,火炉子烤着前胸,后背却是冰凉的,但是为了祖国的钢铁事业,没有一个人叫苦。”在那个“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的年代,有很多像胡尔宝音这样的青年工人,在这座富饶的宝山上,守望相助、齐心协力,创造了一个个历史、书写了一个个传奇。

矿区的冬天寒风凛冽,胡尔宝音和工友在零下40度的冬夜里,人拉肩扛一吨多重的钎头、钻杆,从12米深的掌子面用水桶提水保证钻机正常运转。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反复刻苦钻研和磨练中,胡尔宝音和同事们创造了穿孔机班产全国最高纪录。

1959年3月,胡尔宝音专研实践出用5号穿孔机创造了日进64米地孔的全国纪录。这一年,白云鄂博铁矿全年矿石产量共计176.8万吨,超过计划35%,他成为了穿孔机操作的技术能手。

“也就在这一年的国庆节,我作为包钢第一代蒙古族钢铁工人、全国先进生产者,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国庆观礼。”胡尔宝音告诉记者,那一年包钢一共有7位同志受邀观礼。“第一次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觉得这里可真高啊!看到台下整齐的队列、气吞山河的阅兵式,亲身感受到了我们祖国的强大。”胡尔宝音说。

从转业军人到技术能手,胡尔宝音到包钢参加工作的那些年,在来自全国各地师傅们的精心指导培育下,不仅学会了技术,还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时时刻刻感受到来自组织方方面面的关爱和温暖。

“成语里有乌鸦反哺的故事,那么多同志对我的照顾,我永远都记在心上。工作的这几十年间,我也尽心尽力,竭尽所能帮助照顾其他同志。”回忆往事,老人很动情,“我给儿子取名包钢,长大后他也在包钢工作,我永远不会忘记是党和包钢成就了我,给了我温暖的家。”

70年间,从地质队的几顶帐篷起家,到如今的现代化绿色智慧矿山,白云鄂博矿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有到优,让许多像胡尔宝音这样的工人成为技术能手,搬进了崭新的楼房,企业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地惠及群众。

“一转眼,包钢建厂70年了,作为第一代建设者,我很欣慰,也很荣幸。”面对记者,质朴的老人表示,“希望包钢越来越好,希望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

索德纳木:钢铁意志 焦化情深

文/记者 邓雅鑫 图/记者 祝家乐

1958年,包钢焦化厂建厂,1959年,内蒙古荒原上第一次矗立起一座大型焦炉。作为包钢主体生产单位,焦化厂承担着为包钢高炉提供优质冶金焦炭,为轧钢系统供给焦炉煤气的生产任务。

1943年,索德纳木出生在锡林郭勒盟一个牧民家庭。1962年,国家为培养少数民族科技人才,选送部分学生到国家重点大学学习,并在中央民族学院开办为期一年的预科班,辅导他们学习汉语和外语,索德纳木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预科班毕业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1968年,索德纳木从大连工学院化工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包头钢铁公司焦化厂。“我的专业与钢铁生产息息相关,上大学时我就定好要来包钢工作的目标,当毕业后真正走进这个内蒙古地区最大的工业基地,非常兴奋,下定决心一定不负嘱托,在祖国工业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自此,包钢焦化厂与索德纳木的人生轨迹开始紧密相连。

刚进厂,索德纳木在焦化厂备煤车间一干就是三年,1971年,索德纳木又被分配到焦炉大修组,参与3座旧焦炉的恢复性大修工作,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旧焦炉修复完成,此后他就留在了炼焦车间。“和这几个旧焦炉,尤其和3号焦炉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索德纳木说。

焦炉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包钢的整体效益,结构复杂的焦炉,服役寿命20年左右,包钢焦化厂的焦炉到了80年代已经严重老化,让这些老焦炉再继续生产十年以上,并非易事。索德纳木告诉记者,由于焦炉的运作特殊,焦炉的抢修都是在高温状态下进行,工人们需要迎着滚滚热浪对出现的细小裂痕进行修补处理。3号焦炉经过特护攻关,成为全国使用寿命最长的焦炉,获评全国一级炉。其余几座焦炉被评为特级炉,属全国先进水平。“不是一天两天,30多年来,调温、推焦,我们一次问题都没有出现过。”索德纳木骄傲地跟记者重复强调,这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全依靠这个英雄的集体,缺一个人都不行。

1991年,索德纳木被任命为焦化厂厂长,这时的焦化厂四座焦炉年产焦炭150万吨。索德纳木和全体职工以“创一流”为目标,勇于改革探索,产品产量不断上升,焦炭质量大幅提高。到1996年,焦化厂五座焦炉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年产焦炭222万吨,创造了建厂37年以来最高纪录,同时20多种化工产品全国免检,焦化厂管理水平全国领先。

2013年,被称为长寿焦炉的3号焦炉退役,包钢向低污染、高效益的企业迈出重要一步,索德纳木也在同年结束了包钢董事会专家组的工作。“这么细心维护,每天近距离接触,一起工作了30多年的‘老伙计’,在我眼里那是有生命的。”3号焦炉拆除时,好多工人都哭了,还有不少工人拿起焦炭在炉墙上写下留言“舍不得你啊”,索德纳木现在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依然红了眼眶。“这是伤心的事,也是最高兴的时候,我们为包钢淘汰落后产能、大步前进而高兴。”

淘汰落后产能是包钢打响的环保设施升级一大战役,从最初的四座4.3米焦炉,到现在的14座焦炉、焦炭产能达到800万吨,索德纳木不仅亲历了包钢焦化厂的发展,也见证了包钢成长为世界知名大型钢铁企业,经历时间的淬炼,这些历程依然散发着坚韧和热情的光芒。

“包钢的高质量发展是几代包钢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现在的年轻一代有技术、有视野,他们一定能发挥技术优势,进一步推进包钢现代化建设。”说起包钢未来的发展,索德纳木信心满满。

(编辑:吴存德;校对:王荻;一审:张飞;二审:贾星慧、王国秀;三审:王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