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的孩子”主题展馆中,查干朝鲁的人生感悟被放在显眼位置,很让人触动:“党是母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祖国是家园,哺育我茁壮成长;草原是摇篮,养育我长大成人。”
查干朝鲁(图由受访者提供)。
1963年,查干朝鲁出生在上海。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三千孤儿入内蒙”的伟大行动如同温暖的春风,将小小的查干朝鲁吹送到千里之外的内蒙古草原。他被养父领养,然而,命运的考验却并未停止。4岁时,养父去世,叔父毅然挑起抚养他的重任。尽管叔父一家生活捉襟见肘,但他们省吃俭用,倾尽全力将他拉扯长大。回忆起这段经历,查干朝鲁感慨万千,这也为他的人生奠定了坚韧的底色。
“9岁那年,我摔断了胳膊被迫辍学,那时以为自己的人生或许就只能在草原上放牧了。”幸运的是,“马背学校”的老师特木尔的一番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有机会一定要继续读书,这样才能成为更加有用的人。”这句话点燃了查干朝鲁心中对知识的渴望。他重返校园,凭借不服输的劲头,仅用一学年就完成了小学全部课程,成绩优异。此后,他努力学习汉语,成为一名蒙汉兼通的人。这段学习的历程,如同在他的生命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为他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4年,查干朝鲁参加工作,从那一刻起,他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1991年,他到内蒙古党校继续深造。知识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他命运的大门,他逐步成长为全旗公认的优秀干部。一路走来,他深知自己的成长离不开众多人的帮助。
对于给予他生命转折的养父母,查干朝鲁心中满是感恩。他常常回忆起养父当年坚定地领养那个体质虚弱的自己,叔父一家在艰苦岁月中对他的悉心照料。他们的爱如同一座坚实的灯塔,照亮了他人生的道路。他珍惜现在的生活,这份珍惜不仅仅是对安稳日子的满足,更是对那些曾经给予他关爱的人的一种回应。草原对于查干朝鲁来说,是他的根也是他的精神家园。他热爱这片广袤的草原,热爱这里的蓝天白云,热爱这里淳朴善良的牧民。这种热爱,源于他在草原上度过的岁月,源于草原人民给予他的温暖。
当有能力回报社会时,查干朝鲁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与道丽格尔阿妈的缘分,始于中学时代。那时,他因学校无住处住进道丽格尔家,后融入这个温暖的家庭。当道丽格尔阿妈生病时,他像亲生儿子般照顾,无微不至。对于干楼铺村的村民高存宝一家来说,查干朝鲁更是他们的恩人。他积极为高存宝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媳妇梁晓霞协调办理低保、申请大病救助,自掏腰包送米面油。梁晓霞去世后,又协调为其孩子捐助,直至大学毕业。他还帮助盲人按摩技师苏永强找到工作,鼓励新珠日嘎自学成才考上公务员。他的每一个举动,都饱含着对草原人民的深情,这深情既是对草原养育之恩的回报,也是他内心善良的体现。
“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查干朝鲁作为其中的一员,深深体会到了草原的博大宽广和草原人民的无私大爱。生在上海,长在草原,他明白是草原接纳了自己,为自己编织了成长的摇篮。他用实际行动回馈草原,用努力的工作报答这里的牧民群众。退休后的查干朝鲁继续发挥余热,走进企业、学校、社区,宣传“三千孤儿入内蒙”亲历者《我的故事》,开展主题宣讲50多场次。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述,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民族团结的力量。从2023年开始,他积极协助达茂旗档案馆收集整理达茂“三千孤儿入内蒙”档案,将“国家的孩子”的一代、二代、三代的个人基础信息全部收集整理并归档保存。他深知这些档案不仅仅是一份资料,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是民族团结的象征。
“我们是‘国家的孩子’,这个展馆再现了那段历史,无论是位置还是内部陈设都非常贴近百姓生活,是我们盼望已久的样子。”全程参与“国家的孩子——三千孤儿入内蒙”展馆规划的查干朝鲁感触很深。这段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也让他对草原的热爱更加深沉。他不仅自己深深扎根草原,更期盼着下一代也能留在包头,回到草原,热爱家乡,为这片土地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走过半个多世纪,查干朝鲁把所有的爱都留在了草原。作为“国家的孩子”,查干朝鲁自豪地称自己是“草原的儿子”。他珍惜当下生活,感恩养父母及所有给予他关爱的人。他用自己的感恩之心和奉献精神,诠释着“国家的孩子”的责任与担当,他像一匹草原上的骏马,奔腾不息。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春燕;编辑:吴存德;校对:王荻;一审:张飞;二审:贾星慧、王国秀;三审:王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