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区,是历史上的老包头,素有“塞外通衢”“水旱码头”之称,各族群众贸易往来频繁,在此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早已成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群众融入血脉的传承。
从阿都赖村传统民族技艺与民俗传承培训基地惟妙惟肖的剪纸,到学校德育室嘹亮的民族团结之歌,从鹿王羊绒公司主题党日活动中娓娓道来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到东河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一个个场景、一项项工作,彰显了东河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实践。
教育是先导
“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56个民族是一家”主题班会课上,老师正在向同学们讲授民族团结进步知识。
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东河区坚持把思想教育引导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做好“滴灌”教育,先后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把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必学内容及党校干部培训计划,开展专题学习研讨110余次,集中培训6期。
文化为引领
“这幅红石榴水墨画真是太美了,石榴红艳饱满,就像我们社区各族群众的生活红红火火、情感紧密相连。”“‘民族团结一家亲’这几个字遒劲有力、刚中带柔,真是一幅养眼佳作……”东河区铁西街道芳草社区在红石榴活动厅举办的“丹青溢彩绘石榴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各族群众齐聚一堂、挥毫泼墨,用笔墨绘就民族团结绚丽图景。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芳草社区各族群众“以艺通心”,文化睦邻一家亲的场景只是东河区民族团结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河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全区文化建设,弘扬和谐包容的老城精神,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先后打造了自治区级旅游休闲街区——包头金街民族手工业特色街,引进六合枕、“守艺银饰”、茶汤等非遗店铺11家,其他类别店铺56家,年产值近500万元。杨圪塄街道满都呼社区民族手工业培训基地,开设剪纸、泥塑、串珠、手工编织等手工业培训项目,传承各民族的传统技艺。剪纸大帐,为各族群众搭建学习剪纸艺术和绘画美术的课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这些推进各民族文化融合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典型范例,持续提升了各族群众的认同感和共识度。
与此同时,东河区还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品牌创建工作,推动打造了“红石榴家园”“红石榴志愿服务队”“红石榴直播间”“红石榴书画室”“红石榴课堂”“红石榴广场”“红石榴爱心超市”“红石榴公职律师团”等一批特色工作阵地、宣传阵地、文化阵地,加快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创新发展,彰显了老城东河的多彩文化之美。
发展促保障
走进东河区阿都赖村,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白墙灰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荫环绕,乡村风光精致典雅,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几年,大家团结共进,村庄变化很大,真的是旧貌换新颜。村里打造了农家乐,游客到这里可以赏风景、摘果子、品尝农家菜、体验田园生活,随着游客的增多,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村民黄宝音喜滋滋地说。
阿都赖村把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民族团结的基石,坚持“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各族群众团结一心、齐头并进抓产业的良好局面。村“两委”带头成立内蒙古阿都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引进5家企业,建设完成3个植物园,帮助引导2个党员示范户打造农家乐,形成了集观光、游览、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乡村。截至目前,累计吸引游客数万人,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29万元,帮助解决村内及周边200余名村民就业,实现各族群众就业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双赢目标。
“今年,我们获批2023年度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5家,为7个乡村振兴项目争取到2024年中央、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94万元,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东河区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生活在东河区的各族人民将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手挽手、肩并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共绘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通讯员:袁碧霞、德海燕 ;记者:吴爱霞;编辑:秦新宇;校对:草脑日;一审:武巧英;二审:贾星慧、王国秀;三审:王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