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花雨

北梁 老包头永远的记忆

前大街

□高凌云

包头市东河区北梁是阴山山脉大青山南麓的台地,北起110国道,南到东、西门大街;东至东河槽,西到二道沙河。东西长10公里左右,南北宽1公里多,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落差近50米。

北梁,是包头老城的发祥地。它是包头的底色,包头性格的写照,是包头“根”与“魂”的所在。它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带着遗憾和欣慰,即将淡出历史舞台。包头人要记住北梁,不忘乡愁,告诉未来……

北梁居民区的形成和变迁

西阁

清乾隆五年(1740年),包头村的人口只有350人,而且居住分散。较为集中的是转龙藏前的东河槽两岸,到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因来包头定居的人口逐渐增加,包头改村为镇,当时人口已达10000人。北梁最早居住的是蒙古人巴氏家族,在明末过着游牧生活,住在东河槽西岸召梁一带。乾隆八年(1743年)清真大寺建成后,回族群众聚居在寺梁街、复美成、马号巷、长黑浪、复兴玉等街巷。随后,大同总兵驻防包头后,财神庙前形成了市场,园子黑浪、黄土渠、榆树沟、新太店以至西营盘住户逐渐增多。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六月,水刮西包头,牛桥街至西门(红星一带)被洪水推平形成“西滩”。人惧水患,搬迁高处,吕祖庙梁、四店梁一带居民增多。民国初,京绥铁路修到包头,重新在平缓的地方建了“西滩”即口袋房巷、五保巷、义盛泉、老道巷、文曲巷等七八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形成了从民生街、牛桥街到西滩的经济繁荣带。

20世纪30-40年代,走西口的晋陕农民,大量涌入呼市以西至河套的口外,包头人口剧增,北梁人口也增加了不少。西北门、前大路、丰备仓也住满了人,这一带的粮食商人,还集资修了石桥沟通往固阳产粮区的车路。

西脑包梁属于城外,因匪患骚扰,人迹罕至,十分荒凉,居民区形成较晚。北面只居住着井坪村一带的农民,后在西门外通往后套大路两侧有了一些麻绳、造纸、铁木农具的作坊以及供周边农民粜粮的小粮行和车马店等。解放前后居民才逐渐增多,形成了西脑包等街。

北梁的民居建筑及特点

建筑是有形的文化遗产,凝固的历史。北梁的地形称之为七沟八梁(即召梁、东营盘梁、西营盘梁、大仙庙梁、真武庙梁、四店梁、吕祖庙梁、西脑包梁;高地称“梁”,梁间成沟,沟又形成通道,计有瓦窑沟、慈仁沟、榆树沟、石桥沟、后水沟、东西河槽等),所以民居建筑以地形而定,高低错落。因为排水的问题,南北走向的街道较宽,东西走向的街道较窄。形成了“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的居住环境。庭院建筑沿用晋陕风格的四合院,正房为主房,高而有庭,多为一进两开或一开(套间),东西为厢房,南屋为伙房、库房、大多西南设茅厕。大院可进车马,小院只供起居。召梁三官庙街9号的王家大院,为革命党人王肯堂之父所始建,1912年1月阎锡山率革命军自包头撤退,清军返回包头后报复革命党人,纵火烧了王家大院,王肯堂回包头后重建王家大院,四面高墙,面南的正门和面东的旁门门洞形成拱形,门上方均有砖雕“莺飞鱼跃”四字,很具有包头“大圆门”代表性。长黑浪16号回族何家大院,院内有30余间房屋,正房脊瓦整齐,窗棂精细,也可以称为北梁四合院的典型。

房屋建筑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多采用房顶“一面坡”,形成只有一个斜面,雨水易流,后墙高,防贼挡风,易保暖;二是房屋正面门窗采光好;三是富户人家的房屋正房有前檐柱,木刻砖雕精细,广亮大门,拱形门洞,照壁古朴颇有风韵。

房屋墙体多是“里生外熟”(土坯垒墙外裱砖瓦)或是“穿靴戴帽”(山墙砌砖,大墙泥抹),房顶多数大泥,有钱的青瓦扣顶,码头砖雕。屋里基本只是一盘大坑,一个火炉,一对太师椅、大躺柜、八仙桌,具有厨房、客厅、卧室“三合一”的功能。包头的气温、光照、雨量与晋陕相近,建筑形成也大体相同。早年走西口的晋陕人,一般是春去冬回。晚清,允许塞外定居,人们也不愿在口外大兴土木,而是“挣口外的钱,建口里的家”,如祁县乔家大院。所以,包头的民居建筑只能说是晋陕民居的“简装版”。

东河北梁,现存的院落已没有典型的四合院。即使原来人们记忆中很好的大院如郭家巷21号、田油房、长黑浪杨文光院,召梁王家大院等,后都已变成大杂院。院盖房,房占院,大门洞堆炭,影壁当墙,只能依稀可见往日的辉煌。

北梁的寺院和教堂

宗教不仅是一种信仰体系,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文化角色。包头北梁是多种宗教派别的集中地,宗教建筑、宗教活动、宗教文化极为丰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包头东河地区有10座庙宇,就有7座庙宇坐落在北梁(仅南龙王庙、金龙王庙、马王庙不在北梁)。

福徵寺

蒙语称“布特苏木”,汉译“包头召”,是包头旧城唯一藏传佛教寺院,蒙古族巴氏家庙,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位于东河区召拐子街。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大殿是汉藏结合式结构,二层楼建筑。福徵寺具有多种用途,除用作集体念佛朝拜的宗教活动场所外,还在寺内进行家庭聚会,起到维系家族精诚团结的作用。外地蒙古族也来敬香。在社会上又是过去蒙汉群众商量租佃蒙民土地事宜联络的地方。因李裕智、乌兰夫、王若飞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活动,被确定为包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龙泉寺(转龙藏)

汉传佛教建筑。位于东河区东门外东河槽东岸山坡台地上,清雍正四年(1726年)兴建,当时称小龙王庙,地势北高南低,山坡平缓,土层厚积,水源充沛,树木繁茂,山泉水质优良,曾供包头商户饮用。西侧有东河(博托河)自北向南流入黄河,寺北有新石器时代的阿善遗址。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一片形胜之地。风光秀丽,寺隐绿丛,龙泉寺曾列入包头旧城“八景之一”,享誉中外。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由包头公行(商会前身)重修,见“三龙吐水”,石墙上方所镶石匾文为“光绪二十三年孟夏月殻旦转龙藏,包镇公行重修”。该址后为包头市革命烈士陵园所使用。

妙法禅寺(吕祖庙)

位于北梁西部,乔家金街北段路西,坐西面东,是包头市建筑规模最宏大的汉传佛教寺院,是包头汉传佛教的活动中心。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建寺。同治五年(1866年)清廷调大同镇总兵马升驻防包头,期间见吕祖庙香火缭绕,香客云集,马升为迎合百姓心愿,带头募化重建吕祖殿。同治十二年(1873年),中殿(石头殿)、后殿(大雄宝殿前身)、三佛洞在第二任大同总后张树屏、后为第三任大同总兵资助下建成。光绪十三年(1887年)妙法禅寺三进院落基本奠定。在民国以后,隆远和尚住持时期,三佛洞扩建成为大雄宝殿,在其两侧修建了方丈室。1940年—1944年9月能直和尚主持下,在大雄宝殿院建了南北配殿——观音殿、功德堂、地藏殿、祖师堂,整修了石头殿。近二十年来在演培法师的住持时期,经过了维修、扩建后,妙法禅寺气势辉煌宏大。2008年5月遭一场大火,损失惨重,经过两年的重建更加宏伟。

财神庙

位于东河旧城中心处,是当年最繁荣的地区。在今和平路北端,该庙坐西面东,由商民集资建于嘉庆十年(1805年)供奉财神。某些行业的祖师爷也供奉在这里。该庙又是工商业行业人员祭祀、议事的地方,由僧人管理。此庙所在地有九条巷相通,“聚财好比九江水”有“九江口”之称,是商家的发财致富之福地。

同治年间,大同总兵马升驻防包头镇,在此由官府出面建立了包头第一个城镇市场。每到年关老百姓迎财神等民俗活动都集中在这里,从大年初二到十五戏台唱大戏,平时也经常有戏班子演出,热闹非凡。

佛教居士林

居士林建造于1928年,位于北梁新太店巷36号院,现财神庙广场东。1948年由在家的信佛人士(居士)集资2000多银元购买该院,改作林址。院内正房设佛堂,是一处汉传佛教的活动场所。2009年新建大殿雄伟壮观,香客不断。

大仙庙

位于北梁的城墙内侧下,坐北向南,因此周围地区称大仙庙梁。道光二年(1822年)初建,光绪十三年(1887年)大同总兵林成兴重修大仙庙,在庙门的石匾上刻有他的题字“有仙则名”,殿堂用不规则的石块筑成。青石砌墙,别有一番古韵。大仙庙当时还有“惜字纸会”的焚字纸炉,忠义祠和戏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无宗教活动。“文革”时遭到破坏,后该庙已成民居,只有部分残留。

关帝庙

位于东门大街路北,始建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由商会募捐修建。解放后先作为包三中的校址,再作东门大街第三小学、东河区少年之家,现不存在。

真武庙

位于真武庙巷8号,道光二年(1822年)建,供奉道教真武大帝,长期由僧人住持。仅有一、二年住有老道和道姑,现不存在。

文昌庙

位于文昌庙十字街北侧,咸丰七年(1857年)建,供有文昌帝君三间,观音一间、三官(天、地、水)三间,僧人住持,现不存在。

北龙王庙

位于瓦窑沟巷北,因已有南龙王庙,又配有火神庙、马王像、九天经母像、城隍庙,费时40余年。1929年在该址曾设有包头县国民党党部,办过旧《包头日报》,后来在此设立瓦窑沟小学。现不存在。

清真寺

伊斯兰教传入包头的时间,应该在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当时,清廷西征噶尔丹叛乱,内地汉族、回族商贩随军进入包头。雍正十二年(1734年)河北沧州、山东武定回民来包交易牲畜,贩卖货物居住。乾隆八年(1743年),已定居包头的回民集资,在今清真大寺巷9号前院建成简易礼殿。同治五年(1866年),西北陕甘回民起义,后金积堡马化龙起义军失败,部分回民逃来包头避难,落户城内。民国年间,在城内先后建立了五座清真寺;有瓦窑沟清真寺、榆树沟直鲁豫清真寺,胜利路甘宁青清真寺、官井梁清真寺(已不存在)、瓦窑沟女寺(已不存在)。

道光十三年(1833年),在清真大寺新建了十五间砖木结构的礼拜大殿,后经过三次扩充,方见今日面貌。

2011年新落成的清真大寺,已成为自治区最气派的清真寺。

天主教堂

近代天主教传入包头地区是在1879年。在1919年包头镇已有王国秀巷传教点(称小经堂),但至1929年仅发展教徒17人。1934年建成规模较大的井官梁天主堂。

基督教堂

现西门大街(原10号院)基督教堂是1944年包头基督教神召会购得此地建礼拜堂。2000年后,在原址新建,颇具规模。民生街布道所、吕祖庙街基督教西堂都在北梁。

几百年来,北梁各教派虽然信仰不同,但长期和谐共存,从未出现过任何矛盾,这主要是因为北梁是塞外的风水宝地,人文地脉引领人们走向团结,走向富裕和繁荣。

北梁发生的历史事件

包头北梁是老包头的发祥地,在这块土地上承载着塞外古城的历史,记录着难以忘怀的先辈事迹。

马号事件

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成立。1907年包头地区有了同盟会的革命活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12月9日绥远革命党人发动了军事暴动。包头革命党人闻风而动,积极响应。为应付“非常”,绥远将军坤岫特派五原厅同知樊恩庆主持包头事务。这时归化城(呼和浩特)驻口外八旗新军发动起义,12月23日其张琳、曹富章等率一部200多人经武川进石拐,从太平桥到东门进入包头。12月24日(农历十一月初五)樊恩庆在马号巷包镇公行,佯装设宴招待革命党人,并邀包头同盟会会员郭鸿霖、王肯堂、李茂林、李士元等作陪,晚八时许,喊上菜为号,埋伏在公行的清军枪声大作,张琳、曹富章等七人当场中弹牺牲,郭鸿霖于次日晨在牛桥街枭首示众。这就是震惊绥西的“马号事件”。

傅作义奇袭包头日寇

1937年10月17日,日寇占领了包头。1939年12月19日,傅作义部队从五原奔袭包头。部队从西北门攻入城中,占领了官井梁、丰备仓、四店梁、西营盘梁,一直打到财神庙。傅作义部队进城后与日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共打死打伤日军3000余人。击毁日军汽车、坦克多辆。傅作义部队损失惨重,阵亡2000余人。大部队撤出后,在财神庙钟楼有七名战士未能及时撤出,孤军奋战子弹打光,不愿做日寇的俘虏,集体殉国。英雄壮举,可歌可泣。抗战胜利后,为纪念奇袭包头时牺牲的将士,傅作义在包头南门外修建了抗日英烈祠,现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何文章惨案

1937年10月21日上午,三名日本兵至清真大寺北的寺梁街,遇见何文章(回族)的妻子马伴女(回族),破门而入企图奸污,马伴女手持菜刀反抗,路经此地的回族青年穆陶因会拳脚,与同院的青年一起把三个日本鬼子打走。后日司令官集结了二十多名鬼子包围了何家大院。何文章赶回家手持宰牛刀向鬼子冲杀拼命,使鬼子不敢冒进。后开枪将何的腿打伤,把他绑走带到东门外日本营盘,将何文章活活烧死。国仇家恨,包头各族人民反抗日寇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

福徵寺与党的革命活动

福徵寺巴氏家族,经常掩护中国共产党进行的革命活动,有的成员为革命壮烈牺牲。巴增华曾任土默特第五小学校长,他多次将中共地下党员掩护在学校,并用财物接济革命同志。1939年巴增华把妹妹巴增秀送往延安参加革命,1941年巴增秀被派遣到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工作,在与日军作战转移中光荣牺牲。

1925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包头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包头工委在福徵寺诞生,蒙古族共产党员李裕智出任工委书记。

1929年,乌兰夫等一大批热血青年从苏联回国,中共西蒙特委成立,福徵寺又成了中国共产党人赴苏联共产国际的中转站,一批又一批的蒙汉进步青年通过福徵寺赴乌兰巴托学习。

1931年,中共西北特委书记王若飞来包头指导工作,乌兰夫、李森等人常与王若飞在福徵寺接头,布置任务,传递情报,秘密联络,开展革命活动。

1939年3月,中共绥远省委成立,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日子里,福徵寺作为党的秘密联络站,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刘仁组建中共绥远特委

1933年8月,中共绥远特委建立,刘仁任书记,吉合任组织部长,特委机关设在东门大街路北12号院内,进行兵运工作、农民运动工作、民族工作,领导铁路工人斗争。

贺龙率部攻打包头

1945年11月12日,晋绥部队司令员贺龙发动包头战役,自西北门进城,攻占了城内三分之一的地区,主要在北梁。由于后续部队没能及时跟进而主动退出包头城。12月2日,再次由西北门进城,由于敌人封锁了西北门,我军被压缩到有限地区,再加上天寒地冻,供应困难,3日拂晓主动撤出战斗。董存瑞式的爆破英雄周成荣,以及据守在官井梁天主堂阵地的八路军副团长彭济民等人,坚持两天弹尽粮绝,壮烈牺牲。

北梁的历史遗迹

在北梁有好多可追溯的历史,北梁有一段时间曾是包头行政管理中心。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设巡检衙门,就在东门大街路北的衙门口街,是包头设有官府之始。如马号巷的包头商会,西脑包到东门大街祁县乔家的复盛公,新太店巷的国民党市政府;东营盘梁的太平桥;贺龙率部攻打包头的制高点玉隍庙圪旦,西北门等等,都是记述包头历史的印迹。

此外,北梁几处日本侵占包头的碉堡仍在留存,是日本侵华留下的罪证。

北梁的文化教育

北梁的文化教育也有很长的历史,同治四年(1865年),大行出资成立了四所义塾免费招收学生,后废。民间也有不少私塾。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福徵寺成立了“半日制小学堂”,即土默特第三初等小学堂,为设立蒙民小学之开始。民国十三年(1924年)土默特旗旗立第五小学成立,巴增华任校长。

民国二年(1913年)“由包头回教俱进会”发起,在清真寺乡老赞助下,设立包头镇清真学堂,招收学生以回民子弟为主。以后逐渐发展,在清真大寺东面新建校址。民国四年(1915年)正式成为两级完全小学,日寇占领包头后改名“包头清真小学”,1945年以后更名为召拐子小学。1950年成立了私立民办回民小学。1957年更名为公办包头市东河区回民小学,校址在东营盘梁。

1925年,在园子巷设立乌拉特三公旗小学。

1925年6月,包头中学在东门大街路北成立,以后校址迁到吕祖庙街基督教堂前院(均在北梁),三迁胜利路南,四迁包二中旧址,后在环城路落脚,是包一中的前身。

1956年成立包头三中,第一校址在东门大街关帝庙,后迁至慈仁沟,后并入回民中学。

北梁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最多时有回民小学、西营梁小学等小学22所,包头三中、包头十九中等中学6所,占全区学校的一半以上。

北梁的文化也很繁荣。财神庙戏台初一十五有戏看。召梁的高跷,西北门的社火、九曲都很著名,各种宗教活动更是热闹非凡,香火旺盛,信徒云集。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伊斯兰教古尔邦节、圣诞等重大节日,北梁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商业活动,文艺活动异彩纷呈。

(编辑:吴存德;校对:王荻;一审:张飞;二审:贾星慧、王国秀;三审:王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