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包头

传统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具象载体,每一项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快节奏、多元化的现代生活,则充满了无限生机和可能。那么,当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相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青山区青福镇创新实施“非遗惠民”工程,让非遗文化资源有机融入居民生活,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从体验到喜爱

一块块彩色面团,在王富荣的手中捏、搓、揉、掀,再经过小竹刀点、切、刻、划……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大公鸡”便出现在大家面前。“简直太像了!”“好神奇!”大家啧啧赞叹。

近日,在青福镇银海社区非遗传承工作室,非遗面塑传承人王富荣教居民们“捏面人儿”,带大家体验妙趣横生的“指尖艺术”。

银海社区位于包头市北部城乡接合区域,社区附近有赵家店、银匠窑、二海壕、色气湾四个村庄。今年8月,青福镇在银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立非遗传承工作室,邀请面塑传承人王富荣、京东大鼓传承人王素梅等非遗传承人入驻,接连开展的非遗体验活动辐射该社区及周边村庄,受惠居民3万多人。

王富荣在银海社区教授捏面人。

面塑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清代著名面塑大师赵阔明第五代传人王富荣学习和从事面塑技艺30多年,在面塑技法及题材方面多有创新,被誉为“草原面塑王”,获评包头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其“德艺双馨人民艺术家”称号。

在银海社区非遗传承工作室,王富荣每周为居民带来一次面塑制作体验活动。居民爱好者对非遗面塑文化从陌生到初步了解,再到亲手制作,逐渐萌发了喜爱“非遗”、传承“非遗”的热情,深切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从影响到改变

“咱破除陈规陋习惯,移风易俗要宣传;咱二人浪漫骑行比蜜甜,新时代婚礼就要新办……”京东大鼓《婚俗改革新风尚》在青福镇很流行,许多居民顺口就能哼上几句,这让该作品创作者王素梅颇感欣慰。

王素梅曾拜中国著名京东大鼓艺术大师董湘昆亲传弟子房桂萍为师,是京东大鼓第四代其字辈传承人,作为包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从艺四十多年来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生活、表达朴实情感的作品。

自从银海社区有了非遗传承工作室,王素梅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她热情辅导喜欢京东大鼓的居民,从鼓板到唱腔,再到表演,将自身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

“学京东大鼓不但能感受曲艺之美,还能让大家变得更文明。”青福镇赵家店村一位京东大鼓学员很有感触,“以前谁家聘闺女都要收彩礼,婚礼大操大办也很正常,现在这些陋习正在减少。”

陋习越来越少,一定程度得益于众多非遗京东大鼓作品的感染力。反映优秀青年男女践行婚事新办的《婚俗改革新风尚》,唱出了新时代青年的恋爱观、婚姻观,在包头市首届“文化大院擂台赛”暨新时代文明实践移风易俗文化文艺展演中荣获三等奖,深受居民喜爱,被广为传唱。此外,作品《最美家庭》通过情景演绎的形式,向群众展示乡村移风易俗的变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众的婚俗嫁娶观念……

从兴趣到技能

做一个古香古色的香囊、绣一把雅致秀美的团扇……银海社区丰富多彩的非遗技艺实践活动,将热爱非遗的居民聚在一起,在维系邻里和睦关系方面作用突出。

社区定期开展“快乐剪纸,放飞梦想”非遗剪纸活动,剪纸老师为居民现场示范窗花的剪法。大家拿起剪刀,跟着老师一步步将红色纸张折叠、裁剪,在“咔嚓”声中体验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一幅幅剪纸作品、一张张开心的笑脸,其乐融融的氛围充满了家的温情。

“做小小非遗传承人”项目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孩子和家长一起参与非遗花草扎染、手工编织等DIY,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让非遗工艺更加接地气、亲民化、生活化。

非遗技艺传承活动的开展,在增进睦邻友好的同时,还为青福镇居民带来再就业的机会,实现非遗资源和技艺的有机转换。

“通过学习,自己编织了一些精美的包包,拿到夜市卖,每天能收入一百多元。”银海社区居民米小花高兴地说。

青福镇还有一些村、社区组织了糖画、京剧脸谱、团扇刺绣、香囊DIY等非遗文化知识及技艺传承课堂,不少居民向老师讨教技法、用材等专业问题,深入、扎实学习非遗工艺。非遗技艺成为不少全职妈妈、退休居民“再就业”的技能选项。

在青福镇,“非遗惠民”工程让非遗文化飞进寻常百姓家,真正将非遗文化传承融入文明实践,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记者:赵永峰;编辑:秦新宇;校对:草脑日;一审:武巧英;二审:贾星慧、王国秀;三审:王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