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要闻

深读|绿色产业链助推循环经济发展 “垃圾宝贝”变身记

从酒店到百姓餐桌,剩菜剩饭、丢弃不用的菜叶、剥下的果皮和蛋壳等,再到污水处理后留下的污泥,每天,包头市产生的100多吨垃圾中,这些垃圾所占比重不容小觑。这些垃圾如何处理?能否让它们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可循环利用?记者带我们找到了答案。

餐厨垃圾回收站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设备单机调试。

近年来,随着垃圾分类的施行,餐厨垃圾也有了专门的“回收站”,走进包头市城市餐厨垃圾及污泥协同处置项目,崭新的厂房和一体化科学处置设备映入眼帘。“目前该项目已具备设备单机调试条件,未来餐厨垃圾在这里实现‘蜕变’。”市再生水公司项目部部长边疆介绍。

餐厨垃圾具有高油、高盐和高有机质的属性,容易腐败变质,产生恶臭,但经过妥善处理和加工后,则可以转化为有机肥、清洁能源等新资源。作为自治区首例将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及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协同处置模式的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处理规模为餐厨垃圾200吨/日、厨余垃圾200吨/日、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200吨/日、地沟油10吨/日。

未来,餐厨垃圾在这里将实现日产日清、应收尽收。我们将看到,一辆辆满载餐厨垃圾的清运车进入厂区后,经过“物料接收+大物质粗分拣+精分制浆+除砂除杂+油水分离”工艺的“消化”后,餐厨垃圾实现“改头换面”。

除了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地沟油、污泥也是处置重点。“厨余垃圾处理采用‘物料接收+预破碎+磁选+滚筒筛分+生物质破碎分离+挤压脱水’工艺,污泥处理采用与餐厨及厨余垃圾预处理浆液混合协同厌氧发酵工艺,地沟油通过‘物料接收+除杂+加热+离心提油’工艺,真正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边疆介绍。

“整个项目处理流程综合考虑了我市餐厨垃圾的特点和难点,设计了包含前端收集转运、中间精细化分离机、末端资源化处置等工作,有效提升城市餐厨垃圾的处理能力,让餐厨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步入绿色时代。”作为该项目的管理人员,陈志鹏表示,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通过三相分离,分出浆液、有机固渣和废弃油脂,有机质、碳、氮等通过厌氧发酵工艺实现资源最大化回收利用,项目产出的沼气可以用于厂区冬季采暖及供电,干化后的沼渣可以用于园林绿化、土地修复等,地沟油经过再加工制成生物柴油出售,可以降低运营成本。

餐厨垃圾“变身记”,既是一场节能环保的精彩“大戏”,更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实践。促进餐厨垃圾资源循环利用,我市从强化顶层设计入手,制定《包头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规范餐厨垃圾全链条闭环管理,让餐厨垃圾处理有法可依。算一笔账,未来的餐厨垃圾及污泥协同处置项目,100吨餐厨垃圾可以产生约6000立方沼气、5吨生物油脂。日产沼气量约30000立方米/日,利用沼气锅炉供应蒸汽用于生产和冬季采暖。垃圾“变废为宝”,不仅解决了垃圾终端处置难的问题,还为绿色循环经济找到新的突破口。

新技术让 盐碱地变粮仓

城市餐厨垃圾及污泥协同处置项目中控室。

“治水不治泥,污染大转移。”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的污水、污泥量也大幅增加,包头市污泥处置中心作为污水处理“最后一公里”,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让曾经的盐碱地变身“粮仓”。

眼下,位于九原区哈业胡同镇的500亩改良型试验田迎来第一个丰收年。原来寸草不生的盐碱地经过由污泥好氧发酵处理后产生的营养土作为改良剂,经过一年的改良,变成了优质田,今年作为试验田种植的玉米、葵花喜获丰收,经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

盐碱地改良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很难想象,在这里每天一车车臭气难闻的污泥被运进车间,采用好氧发酵工艺,变成了触手可抓的固体肥料。作为污水处理的必然产物,合理利用污泥不仅能变废为宝,还能增加经济效益。

“包头市污泥处置中心全年处理市政生活污泥11万吨,产生土壤改良剂2万吨。”污泥厂总经理李腾飞表示,处理后的污泥将用于包头盐碱地土壤改良、苗木抚育、园林绿化等项目中,积极推动污泥处理处置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再生水助力城市绿色循环发展

包头市城市餐厨垃圾及污泥协同处置项目。

最大限度挖掘垃圾废物的“剩余价值”,一幅绿意盎然的画卷徐徐展开。作为包头市专业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再生水供应及污水处理企业,市再生水公司坚决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优质高效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以我市入选全国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为契机,全面激发内生动力。

近年来,再生水公司在市水务集团的领导下按照国家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水资源利用的要求,加快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开展再生水配套管网建设,不断开拓再生水市场,持续扩大再生水利用范围,为推动建设再生水试点示范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所属7座再生水厂出水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冷却、园林绿化、生态补水、市政杂用等方面。目前,服务再生水用户32家,其中包括19家工业用户,13家绿化用户。

积极构建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供水网,为城市提供稳定可靠的“第二水源”。按照《包头市“十四五”城市再生水利用发展规划(2021—2025)》《包头市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根据现有的再生水厂、泵站、管网等设施及全市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市再生水公司构建“厂—网—站—河”一体化再生水调度供水管理体系,保障全市重点项目落地到哪里,再生水服务就跟到哪里。

为提高再生水管网建设覆盖率,解决企业“想用水却用不上”的问题,再生水公司组织实施了多项配套再生水管网项目。目前正在实施北部区域二道沙河再生水管线工程(京包铁路—京藏高速)、二道沙河再生水管线(三电厂—花圪台)及再生水提升泵站工程、纬四路再生水管线工程(九原污水处理厂—九原尾闾泵站)、万水泉污水处理厂回用水管线工程(万水泉污水处理厂—二道沙河)、昆河再生水枢纽泵站工程,上述项目建成后,新增再生水管线29.1公里,可以解决沿线三电厂、弘元新材料、晶澳太阳能等工业企业冷却用水、河道生态用水,同时供应石拐新区、新都市区、装备园区沿线园林绿化用水,提高再生水供应保障能力,为全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坚实保障。

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再生水公司加强所属污水处理厂全过程管控,规范水质、泥质、设备、工艺运行标准和流程,全力保障各水质净化厂设备设施运行稳定,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同时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抓好污水处理厂源头管控,建立异常排污企业档案,为主管部门联合执法提供依据。

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积极构建绿色“新路径”,全面推进餐厨垃圾规范化资源化利用,将中高度盐碱地改良变成高标准农田,蹚出一条完善开发建设链条、实现经济循环发展的新路子,包头向绿而行,向绿而新!

锐评|绿色是高质量发展底色

□李春燕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曾经,餐厨垃圾是城市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随意丢弃不仅污染环境还浪费资源。如今在包头,通过城市餐厨垃圾及污泥协同处置项目,让餐厨垃圾转化成城市所需、百姓所求的“好物”,垃圾处理等传统产业开辟出低碳循环经济赛道。这样的转型升级,既为垃圾处置探索新途径,也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增添新亮点。

技术创新是推动资源再生利用的核心动力,为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提供了新机遇。守住绿水青山,方能赢得未来。我市将紧紧围绕绿色循环经济这一核心主题,不断探索创新处理技术和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以绿为底,向绿而行,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以绿色发展新成效持续激发新质生产力。

(策划:张建芳,周旭;文/记者:李春燕;图/记者:祝家乐;编辑:吴存德;校对:王荻;一审:张飞;二审:贾星慧、王国秀;三审:王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