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包头

感念家乡献份力 “小鹿”回家 扎根乡土绽芳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包头籍学子走出家乡,进入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大学深造。如何为他们提供一个了解家乡、感受家乡变化的机会?如何吸引这些优秀学子在学业有成后归来,成为推动家乡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为想要回家乡谋发展、为家乡作贡献的他们畅通渠道、提供平台?“小鹿回家”社会实践项目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看家乡变化 触摸发展脉搏

档案整理、信访接待、记录反馈……2023年,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三学生宋宝珍来到九原区信访局实习。“实习期间,我不仅结识了志趣相投的朋友,还得到了宝贵的就业建议。‘小鹿回家’活动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最重要的是让我目睹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宋宝珍表示,这段实践经历使她更加坚定了将来致力于回家乡建设的信念和决心。目前,她正在积极准备铁路局的面试,期待毕业后能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包头有很多公园绿地,生活在这里非常舒适惬意。”她还化身“家乡推介官”,向周围同学推荐四季分明、宜居宜业的家乡包头,希望他们也能来了解包头、爱上包头、选择包头。

自信活泼的“小鹿”们。

知家乡爱家乡,长见识学本事。今年暑假,来自内蒙古财经大学的高越来到团结街道办事处实习,全面感受真实基层。“我的工作内容看似琐碎,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这让我更切身地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艰辛与意义,我要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带回家乡,和家乡共成长。”高越说。

年轻人带着新鲜的思维和创新的理念,为家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团结大街街道办事处党政综合办的工作人员吴虹薇对此深有感触:“这些孩子能力强、素质高、责任心强、勤恳好学。对建设家乡充满了热情,为我们的基层工作分担了不少压力。”据吴虹薇介绍,通过信息登记、岗位匹配等程序,社区已参与五次“小鹿回家”活动。今年暑假,共有5名大学生加入社区实习,为社区带来了蓬勃的朝气。“‘小鹿回家’活动不仅为包头的大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家乡的窗户,更成为我们留住本土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吴虹薇说。

多措并举 筑梦启航

就业不必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为包头留下一个青年人,就是留下一份生产力,就是留下一份经济发展力量。为此,包头下大力气招引“小鹿回家”。

“小鹿”们露出自信快乐的笑容。

2022年暑假以来,“小鹿回家”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由市委人才办、团市委、市人社局共同打造,通过搭建多元实践平台,鼓励大学生返乡见习,参加社会实践服务。从政策、环境、服务等多方面发力,引导学生们了解包头、爱上包头、留在包头、建设包头。

在活动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回到家乡,他们走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一线、科研院所等岗位,亲身感受家乡的进步与发展。文物普查员、咖啡体验官、社区歌手大赛协理员、主播达人……两年来,“小鹿回家”活动不仅逐步增加了实习岗位的数量,还极大地丰富了岗位类型,让回家的“小鹿”可以选择和自身专业更加匹配的岗位。

“小鹿”带着小朋友参观包头市城市规划展览馆。

为了解决实习供需信息不对称、运作不稳定、岗位类型单一等问题,团市委依托“青亲包头”微信公众号开设“小鹿回家”小程序。程序内设岗位公开、一键报名、后台咨询、风采展示及跟踪服务等多个功能,为“小鹿”们搭建了一个便捷、高效的实践平台。

“我们始终遵循‘因需设岗、按岗招人、双向选择、属地管理、就近就便’的原则,力求在满足‘小鹿’们专业成长需求的同时,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实践机会,让每一位有意愿在包头工作的青年人都能找到实现梦想的‘舞台’。”团市委组织部部长杨睿介绍,他们还开通“团团连心桥”平台留言功能,实现在线留言、解答服务,确保岗位精准匹配、审核及时高效。

暑托班的孩子们在“小鹿”老师的带领下做找汉字游戏。

“除提供见习岗位外,我们还在假期为参加活动的‘小鹿’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人才宣介会、企业观摩会、专场演唱会等。旨在让‘小鹿’更加了解家乡,激发他们的情怀,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回馈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杨睿说。

“鹿”归故里 才聚家乡

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小鹿”韩冰2024年在昆都仑区团结街道甲16社区实习。曾经她以为远方才蕴藏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然而在实习过程中,她逐渐发现,家乡的土地上也同样孕育着无数的机会。

“通过在社区的实践活动,我对家乡、对基层工作都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韩冰表示,当她看到老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时,觉得幸福感满满。“如今包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多样的岗位以及广阔的机会,在这里工作生活幸福度很高。我期待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思政教师,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韩冰说。

而毕业于内蒙古财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小鹿”缪颖瑞是个生在包头、长在包头的重庆人,她通过2023年“小鹿回家”活动进入石拐区融媒体中心实习。回忆起实习经历,她感慨万千:“在融媒体中心,从采访到撰写稿件,从写脚本、拍摄到编辑公众号,每一步都有经验丰富的同事指导答疑,让我在实践中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技能。”

缪颖瑞表示自己本想去大城市发展,但这次实习后,她反而坚定了自己要留在包头、建设包头的决心。如今,缪颖瑞已经在包头“扎根”,从事着心爱的新闻宣传工作。她坦言,这次实习经历不仅让她对新闻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选择。“能够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缪颖瑞坚定地说。

就读于武汉体育学院的“小鹿”王书瑶成为包头博物馆一名义务讲解员。

“小鹿回家”活动自2022年启动以来,已成功走过五个寒暑假,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积极参与。截至今年暑假,该活动通过“小鹿回家”小程序已与近17000名大学生建立了稳定的联系,并从中选拔了48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优秀学生作为“小鹿特使”,以“我的家乡我代言”的形式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回到家乡、深耕家乡。该项目至今已成功募集超过1万个优质实习岗位,有7000多名大学生参与实习,有效为我市“双招双引一优化”战略储备了宝贵的青年人才资源。

未来,团市委将继续联合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将“小鹿回家”社会实践项目打造成人才“引育留用”培养全链条工程,致力于做好项目的“后半篇文章”,做好各项保障工作。“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服务关心关爱每一位‘小鹿’的成长,吸引更多‘小鹿’回到家乡、建设家乡、逐梦家乡。”杨睿表示。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每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都如同一只从家乡放飞的风筝,即使飞越千山万水,心中的那份乡愁与眷恋却始终如一。“小鹿回家”活动,不仅是我市人才培养引进链条的积极探索,为青年提供了一座实践与成长的平台,更是心灵深处连接青年与家乡之间的情感桥梁。这座桥梁,是文化的传承,是情感的寄托,更是责任的担当。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小鹿”大学生走过这座桥梁,走回他们的家乡。

(文/记者∶岳宇乐;图/记者∶李强;编辑∶武巧英;校对:草脑日;一审:武巧英;二审:贾星慧、王国秀;三审:王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