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包头

水生态治理让城市更秀美

秋高气爽,北雁南飞,地处黄河“几”字弯顶端的包头黄河湿地,迎来了秋季候鸟迁徙期,成千上万只候鸟跨越戈壁荒漠远道而来,在这里停歇补给,大群灰鹤、豆雁排成“人”字形从天空飞过,场面蔚为壮观。

内蒙古农业大学高润红教授介绍:“包头位于内蒙古中西部河套平原上,正好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黄河上中游分界线,它的区位决定了包头是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保护修复河套平原河湖湿地主战场之一。”

源头治理 守护水源纯净

谢伟是包钢集团公司一位退休的骑行摄影爱好者,他最爱拍摄包头南海湿地公园的鸟类,20多年间拍摄了上万张照片。给他印象最深的是,近年来南海湿地公园的鸟类种类越来越多了,数量也越来越大了。

谢伟说:“十几年前我还没退休的时候就来这里拍摄,那个时候这里鸟的种类比较少,还有一条拉煤的公路从湿地穿过,来这里拍摄的人也不多。现在不一样了,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拍摄。”

近年来,作为重工业城市的包头市坚持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制定出台了《包头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修订了《包头市湿地保护条例》《包头市南海子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关于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等,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法规制度体系。包钢集团针对稀土钢板材厂烧结脱硫废水近零排放处理项目、煤焦化工分公司酚氰废水深度处理项目、总排废水综合整治项目、总排中水提质改造项目投入6亿多,对于持续改善外排水质水量起到很大作用。其中,包钢总排废水综合整治项目是国内首例钢铁行业大规模浓盐水零排放项目,外排水量每年可减少约300万吨、减少盐类排放量约3.5万吨。包钢总排中水提质改造工程,将外排水氟化物浓度由钢铁行业排放标准的每升10毫克降低至每升1.5毫克以下,达到了V类水的限值要求。

包头市生态环境局水环境科科长余鼎介绍,包头不断提升工业用水治理水平,在全国钢铁行业率先完成浓盐水提盐综合治理,稀土企业全部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煤化工等重点行业全部实现废水“零排放”。工业重复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9%,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40.52%。创新治水模式,投资1.6亿元完成智能管网探测3366公里,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6.38%,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自治区级以上工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这些工业废水得到有效治理,使得黄河流经包头220公里的干流水质常年保持Ⅲ类以上,黄河从包头入境到出境全线实现了水质不降低、功能不衰退。

湿地修复 为城市添新彩

包头地处全球八大候鸟迁徙路线——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北依阴山,南临黄河,阴山山脉如同巨大的屏风,横亘在包头市中部,阻挡了西伯利亚寒流的侵入,为包头营造了温暖舒适的自然环境。流经包头的220公里黄河冲积形成98.5平方公里的黄河湿地,大面积的水域、沼泽及滩涂,为迁徙过境的候鸟提供停歇觅食的重要驿站。

市湿地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赵巍介绍:“根据我们的监测,近几年黄河湿地鸟种和数量逐年增多,由2011年的201种增加到239种,近两年还监测到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白头鹤、黑颈鹤,其中,黑颈鹤为内蒙古鸟类新记录。”

鸟类是衡量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包头市扎实推进沿黄湿地保护修复,以建设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南海子湿地自然保护区等为抓手,大力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着力打造沿黄生态廊道,黄河湿地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成为了鸟类摄影者最喜欢来的地方。

南海子湿地工作人员陈学古介绍:“这里原来是南绕城公路,2015年为了保护湿地和野生鸟类,保护区内的公路整体南迁,恢复成永久蓄水区,而且还保留了三座路基作为鸟岛,繁殖高峰期仅鹭类就有1000多巢。”南绕城公路改道后,原来被公路隔断的区域连成了片。水活了,噪音没了,这里成了鸟儿幸福的家园。实现了水清、鸟多、湿地面积增大的积极生态变化。

近年来,包头市通过退耕还湿、鸟类栖息地恢复、切断污染源、生态补水、启动南海湖水体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等一系列举措,南海湿地面积扩大了900多公顷,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目前,南海湿地已融黄河、湿地、城市于一体,对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和改善包头生态环境及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被誉为包头市的碳库、水库、氧库、食品库、基因库。

(通讯员:刘鸽;记者:吴爱霞;编辑:秦新宇;校对:草脑日;一审:武巧英;二审:贾星慧、王国秀;三审:王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