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我市,有4万名中小学教师,他们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上,孜孜不倦传道、授业、解惑,以润物细无声日复一日地坚守,用心用情呵护孩子们的成长,肩负起灵魂工程师和文明传承者的神圣职责,把潜心教书育人化作孩子们前行的力量。在第40个教师节,黄河云包头频道《深读》栏目特推出五位教师的访谈,把视角聚焦到普通老师身上,听听他们内心的独白。
乡村教师高闪闪∶孩子们是我坚持下去的唯一理由
高闪闪正在辅导孩子们。
王尔德曾说:“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这些孩子眼里是有光的,是向光而行的,最后也会成为那一束光去照亮别人。”高闪闪,2013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她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满腔热忱地来到了达茂旗石宝镇,成为一名乡村教师。这期间,有过生活艰苦的考验,有过不被理解的辛酸,但更多的是对乡村孩子的不舍。9月6日,记者来到达茂旗石宝小学,见到这位“闪闪”发光的乡村教师。“正是对孩子们的‘放不下’,我坚持了11年。”高闪闪说。
记者: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思潮,上师范是为了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您为什么要放弃在大城市的生活,到乡下来教书呢?
高闪闪:我是个农村孩子,所以特别理解农村孩子们的感受,在我的学生时代,学校要是能来个年轻老师,学生心里别提多激动,特别愿意听年轻老师们讲外面的世界,后来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就决定来农村教书。我们这儿的好多孩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呼和浩特、包头,每次我旅游回来都会给大家分享照片和所见所闻,看见学生们既渴望又羡慕的眼神,就像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选择当一名乡村教师,就是想成为孩子们的“希望”,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记者:这么多年,您是否有过动摇想离开的想法呢?
高闪闪:想离开的念头肯定有,刚来这儿教书的时候,没想到达茂旗冬天这么冷,一下雪就是“白毛风”,长款羽绒服、暖风机、暖宝宝都是必备品,对生活环境以及饮食习惯的不适应,都曾让我萌生过离开的想法,特别是后来我有了孩子。现在孩子和我爱人都在呼和浩特生活,孩子也上小学了,需要妈妈辅导,我一个人在达茂旗,没办法,只好视频辅导作业。每周从呼和浩特家里要回达茂旗上班时,孩子抱着我哇哇哭,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但是,石宝小学的孩子们我是真的放心不下。有时候我要是请假几天,再回学校,孩子们都特别高兴,大老远就跑过来迎接我,不停欢呼“高老师回来啦”……那个时候心里特别暖,感觉自己在这些孩子心中是很重要的。我周围和家人两地生活的教师不在少数,我们互相打气鼓劲,工作生活氛围特别好,大家每天嘻嘻哈哈就像一家人。
记者:在农村小学教书期间,有没有令您印象深刻的人或者事情?
高闪闪:在这儿读书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我班上有个叫米亚楠的孩子,她妈妈在她2岁时就意外去世了,她和爸爸、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又得了脑梗卧病在床,家庭生活十分拮据。这种情况让这个孩子变得胆小怯懦,我就经常和她聊天儿,生活上、学习上对她格外照顾,鼓励她多交朋友。后来孩子逐渐开朗,学习成绩也不错,2022年还被评为旗级和市级“美德少年”。我们乡村教师什么都不图,只想能教好孩子。
记者:您觉得乡村教育发展需要格外关注哪些方面?
高闪闪:我觉得乡村孩子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可是学校的心理老师非常缺乏。我班上有个学习挺好的孩子叫李瑶,上学期突然成绩直线下降,人也无精打采、不爱搭理人。了解后才知道,她哥哥家有了小宝宝,她爸妈把重心都放在了孙子身上,这种失落感让她一下子抑郁了,怕孩子长此以往心理压力过大,我也多次开导她,让她业余时间也去参与照看小宝宝。后来李瑶说,她发现照顾孩子真是不容易,特别理解爸妈,想开了的李瑶又重新成为那个爱笑的姑娘。乡村教育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们的成绩提升、衣食住行,还得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生们的心中,高闪闪既是老师,更是“母亲”,而在她眼中,乡村学校里的孩子们是她坚持下去的唯一理由。
支教校长屈美香∶用爱与责任托起孩子们的梦想
讲台上的屈美香。
拥有38年的教龄,临近退休,她却逆流而上,毅然从市区来到固阳县,用爱与责任托起后山学子的教育梦。她就是固阳县新城小学名誉校长屈美香。
9月5日,记者有幸见到这位支教校长,与她促膝长谈。
记者:这几天已经开学了,您每天在学校支教的日常是怎么度过的?
屈美香:每天早上六点半,我就从家出发,搭车从市区到达新城小学,大约是早上八点。先走访各年龄段班级,再来到食堂、宿舍,查看当天学生情况和教学情况,以及转校园看文化建设……再翻一下当天的工作笔记,查漏补缺,一般回到市区都要晚上八点左右。
记者:我们听说过支教教师,您作为支教校长可以更详细描述一下这两者的区别吗?
屈美香:在我的理解当中,支教校长身上的责任和使命涵盖范围更广一些。教师们来到新城小学支教,工作重点可能是教学本身以及对孩子的关注。我作为名誉校长,考虑更多的是学校的总体发展。
记者:以您的了解,您支教的新城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
屈美香:新城小学在固阳县已建校百年,但随着城市规划和社会发展,学校周边的住宅减少带来了生源数量和质量的下滑。去年9月来到这里,经过一个月的深入了解后,我明确了学校的管理、师资、学生家庭、教育教学质量等情况,找准了支教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学校里有一棵小叶杨,是唯一见证这所百年老校的“物证”,我就以这棵树为核心,帮学校抓取出学校的“树文化”,在校园内绘制了“百年风华百年树,百年成就百花园”美好愿景。孩子们在浓浓的学校文化氛围中学习、锻炼、生活;家长们、老师们因为这个统一的校园文化和美好愿景,对学校的认同度也大大提高。
记者:屈校长,您来到学校后是如何抓教学的?
屈美香:课堂才是学校的主阵地,来到新城小学后,我深入课堂问诊把脉,确定了教研方向,提出整改建议、学习课标、改革教法,教学相长使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学校新招收入学的学生同比去年增加了30%左右。
记者:我听闻您是主动要求延长了支教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呢?
屈美香:我是土生土长的固阳人。回来这里的初衷,就是能在精力允许的时候为家乡的教育作一点微薄的贡献。好的教育可以影响一个人、一所学校乃至一整个地区。有的时候,我的一些朋友和亲戚劝我要为自己考虑,快退休了完全可以轻轻松松安享晚年,但教育是具有延续性的,眼看着经过一年的教育改革,学校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起色,看着固阳县为实现优质均衡教育的努力,看着身边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我不愿意就这样一走了之。我就主动向组织申请,继续在新城小学待下去。
记者:作为支教校长,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屈美香: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成绩,到每天“唠叨”孩子们的衣食住行,作为“支教校长”,我最大的期望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些孩子的未来“推开一扇窗”。
采访结束,已是晚霞满天。和记者匆匆告别后,屈美香校长又赶回教室,她要去看看孩子们。
心理教师宿佳丽∶用心呵护绘就孩子心灵成长画卷
宿佳丽为学生上心理课。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记者走近有着25年教龄、默默奉献在教育一线的东河区公园路小学老师宿佳丽。
记者:您觉得孩子在多大的年龄更需要心理关怀或者是心理方面的指导?
宿佳丽:真的就是要从幼儿小学这个阶段来,但是小学这个阶段往往又是我们家长和老师忽视的一个年龄段。因为孩子听话,自我意识他没有外显外露,“我想成为谁,我想要什么”,有的时候不是太明显。举个例子,这两年经常看到入学焦虑的孩子,过去多发在幼儿园,但是这两年多发在小学的一年级或者是三年级。很多班主任老师会从教学教育方面考虑,认为孩子是不是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但其实从心理角度来讲或许是孩子的心智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或家里面的家庭教育发生了一些变化。这时候,我们会邀请家长全面观察孩子的变化。
记者:在您的教学过程中,您觉得学生们对心理学最感兴趣的是哪些方面呢?
宿佳丽:很多学生对情绪管理、人际关系以及自我认知等方面非常感兴趣。现在的学生面临着各种压力,他们渴望找到有效的方法来应对这些挑战。比如,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记者:听说您还将心理工作经验分享到需要帮扶的学校?
宿佳丽:偏远地区或者薄弱学校的家长与学生更需要心理方面的服务与指导,很多孩子遇到生活与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往往无法从身边成年人处得到帮助或者指导,从而形成情绪或者其他行为问题。我曾走进惠民路小学、环城路巴东校区、天骄学校等心理教育薄弱学校,为有需要的家庭开展家庭教育咨询,接待家长来访,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从心理成长角度给予教育建议。很多家长说,以前从来没考虑从心理角度去了解孩子,尤其很多孩子的行为不知道怎样去解读。通过帮扶,孩子们对自己有了更科学更全面的认知,很多孩子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帮扶老师的活动得到解答。在成长过程中能够练习从多角度看问题,多角度拓宽自己的认知,锻炼多项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达到调节情绪,纾解心结的目的。
记者:随着近几年心理教育工作的逐步开展,现在有了哪些变化?
宿佳丽:近年来,经过我们不断进行跟踪调研,将心理教育常态化开展,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主动要求老师给予指导,从规避问题到直面问题,大家对心理教育的认知有了明显提高。在我们每周举办的家长沙龙活动中,家长们不再为孩子做心理辅导而焦虑,反而会为孩子接受了心理辅导、做心理沙盘,或者参加了一个心理团体活动而自豪,这也说明家庭身心健康重视度越来越高。
记者:作为一名心理教育老师,您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宿佳丽:无论是扎根学校,还是服务偏远地区学校,我个人感觉心理工作只有踏实、深入,才会有效果。我的每一天就是上好每一节心理健康课,为有需要的孩子、家长和教师解答问题或者提供建议与指导。每一个平淡的日子、每一个普通的问题,也许会成为他们人生成长道路中那一抹永远也忘不掉的色彩。我做的一点一滴的事情,如果能够帮助到更多孩子和家庭,我就感觉工作特别有意义。
采访结束,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她既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孩子们心灵的陪伴者。宿佳丽用爱心洞察内心的世界,用耐心解开情绪的密码,指引着孩子们走向更加健康、积极的人生方向。
记者变身教师宋美慧∶回去就是一种使命
介绍内蒙古。
5年的支教生涯,执教5所学校1100多名学生,带去约8万元帮扶物资……对于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宋美慧来说,这不仅是一串数字,也是一段回忆、一个过程,更是一张答卷。答卷上,写满了关于支教的故事。
从包头到丽江宁蒗彝族自治县(俗称“小凉山”),是跨越2300多公里的奔赴与约定;从城市到乡村,是用“心”丈量乡村教育的实践与成长。
2019年夏天,在一次采访中宋美慧了解到滇西北支教团,自此她与支教结下了不解之缘。近5年来,她多次回到“小凉山”。这场让人难忘的“南北公益交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已形成一个公益品牌。
记者:初到“小凉山”支教,您遇到过什么困难或者挑战吗?
宋美慧:作为一名内蒙古姑娘,2019年底到“小凉山”支教,是我第一次走进深山。进村的必经之路是一条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的盘山泥石路。对于初次走进大山的人来说,走过的每一道急弯、每一个陡坡都惊险万分。陌生艰苦的环境给了我一个“下马威”。那里的气候跟包头完全不一样,冬天屋里屋外一样冷,我穿得里三层外三层,羽绒服套着冲锋衣,棉裤套着棉裤,仍然冻得直发抖,可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有的只穿着一条单裤子,有的甚至光脚穿着一双塑料凉鞋。在没有取暖设施的情况下过冬,艰难可想而知。
记者:5年的支教经历,给您和孩子们带来了哪些改变呢?
宋美慧:支教之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多了好多亲人。每次听到孩子们说“老师,你就像我的姐姐”,我都特别开心。过去我是一个很喜欢打扮、爱买衣服的人,妥妥的“月光族”,支教这些年,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低,反而大山里的孩子们成了我最牵挂的人,那些扎根大山的老师们成了最震撼我心灵的人。
对于学生们而言,变化最大的就是大家想通过学习改变生活,走出大山的愿望特别强烈。记得有一次回去,晚上支教老师和孩子们躺在操场上一起看星星,聊理想、聊外面的世界。孩子们说了好多自己的愿望。那晚的夜空还有孩子们的欢笑声,至今仍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记者:支教过程中,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人或者事情?
宋美慧:有一对支教18年的教师夫妻,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张永培、刘凤芝老师是我曾支教过的麦地河完小的一对教师夫妻,张永培是一名正式考入学校的教师,刘凤芝是一名代课教师。因为对大山里这所学校的不舍,他们选择长期任教,两人的孩子也是在任教时期出生的。孩子8个月时突发高烧,正巧山里下大雨,泥泞的山路让孩子无法及时就医,再去医院检查时,孩子已是双耳失聪。听医生说植入人工耳蜗可以让孩子重回有声世界,但费用得25万多,他们在医院门口抱头痛哭,夫妻俩当时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到三千元,就这样四处举债。张永培跟我说,在准备带孩子去做人工耳蜗的前一天晚上,全校的孩子都挤在教师宿舍门口,学生们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掏出来交给他,他捧着皱皱巴巴,还带着温度的毛票,泣不成声……就这样他们夫妻下定决心扎在大山里。可以说,这件事戳中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也下定决心回到孩子们身边。
记者:支教这些年,有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好心人”吗?
宋美慧:记得2020年寒冬,当地老师跟我聊天说,住校的孩子们几乎少有换洗衣物且在学校也没有洗衣机能及时清洗,开始我只是在“朋友圈”小范围征集物资,但是要解决160余名学生的御寒物资以及洗衣机问题,显得杯水车薪。当单位领导得知孩子们的情况后,立即展开“暖冬行动”,职工们的捐款源源不断,每个孩子都收到了来自包头的礼物。当看到熟悉的学生穿着新衣服、戴着棉帽的照片,我内心特别温暖。此后几年,包头日报社仍持续不断为孩子们捐赠。2024年再次回去,我还带去了包头市文化发展行业协会购买的价值8000余元的物资,有水彩笔、篮球、足球,以及牙刷、纸巾等。孩子们收到这份特殊的六一儿童节礼物都格外珍惜。
“虽然不敢承诺一定回去,可是我心里知道,我是一定要回去的。回去就是一种使命,只要还需要支教,只要山村孩子们有需要,这条路我会坚定地走下去!”采访过程中,“回去”成为高频词,这也是宋美慧内心深处最想做的事。
科学老师王茜茜∶为孩子们开启一扇通往科技未来的大门
开学第一课,王茜茜老师耐心教导孩子们熟悉电脑操作。
“代码编织梦想,科技点亮希望。”教师节前夕,我们走近稀土高新区富林路小学信息科技老师王茜茜。这里的孩子,他们在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信息科学。是王茜茜老师,帮助他们打开了科技之门。
记者:您觉得孩子在哪个学习阶段最需要计算机方面的引导呢?
王茜茜:我认为是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在城乡接合部,这个阶段往往容易被忽视。家长们可能更关注孩子主科的学习,而忽略了计算机素养的培养。比如,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思维开始活跃,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逐渐增强,是接触计算机基础和简单编程概念的好时机。很多孩子到了初中才开始接触计算机,其实已经有些晚了,错过了早期培养计算思维的黄金时期。
记者:在您的教学过程中,您发现学生们对计算机知识的哪些方面最感兴趣呢?
王茜茜:学生们对图形化编程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这两方面特别感兴趣。现在的孩子富有创造力,他们渴望通过计算机来展现自己的创意。例如,在图形化编程中,孩子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拖拽模块来制作出有趣的动画和小游戏,而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他们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建筑模型等,这种将创意转化为实际作品的过程让他们非常着迷。
记者:随着近几年计算机教育工作的逐步开展,您看到了哪些变化呢?
王茜茜:这几年我们不断努力推进计算机教育,有了很多令人欣喜的变化。孩子们从最初的依赖老师讲解,转变为主动探索新的计算机软件和编程技巧。他们会在课余时间自发地组成小组,一起研究如何制作更复杂的计算机作品。而且家长们的观念也在逐渐改变,他们开始认识到计算机技能对孩子未来的重要性。在我们举办的计算机成果展示活动中,家长们看到孩子们的作品,都感到非常自豪,也更加支持孩子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了。今年,我们的学生还参加了全国信息大赛,孩子们的科技梦想被点亮。
记者:作为一名地处城乡接合部小学的计算机老师,您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王茜茜: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激发孩子们对计算机的兴趣和好奇心。无论是在本校还是在其他学校交流,我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让计算机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每一个精心设计的教学案例,每一次对孩子创新思维的鼓励,都可能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留下深刻的印记。只要我的努力能让孩子们在计算机领域有所收获,我就觉得无比欣慰。
记者:作为一名信息科技老师,您如何培养孩子们的科技梦?
王茜茜:首先是丰富自己的学科素养,信息科技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作为老师更是要紧跟信息技术的更迭步伐,及时学习、充电,这样才敢在学生面前献丑。其次是在课程内容上,除了注重科学原理的讲解外,选择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实践应用,两相结合。
记者:学校处于城乡接合部,在基础条件差的情况下,如何更能激发孩子们对这门学科的热爱?
王茜茜:学生对信息科技课的喜爱是刻在DNA里的,特别是低年级同学,课表上有信息科技课的话能高兴一整天。我其实知道学生喜欢信息课,大多是认为能在课上玩电脑游戏,但实际并不是这样,所以部分学生刚开始还兴致满满,后面就兴致缺失了。像这样的情况,我会依据课标,在现有的条件下,根据他们不同年级和不同阶段选择适合他们的课程内容和软件。比如,三四年级用图形化编程,学生们兴趣特别高涨,五六年级从图形化编程过渡到代码编程,这样他们也能经历一个从兴趣引领到自主探究的过程。
从激发兴趣到引导实践,她脚踏实地,引领孩子们走进计算机科学的奇妙天地。她的努力与坚持,正不断为孩子们开启一扇扇通往科技未来的大门。
(文/记者:苗雨蔚、张建芳、李春燕、常静、李楷谨;图/记者:杜森、许家轩、常静、李春燕;编辑:武巧英;校对∶草脑日;一审:武巧英;二审:贾星慧、王国秀;三审:王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