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花雨

杨炳学:以铁为笔传非遗 以火为墨绘丹青

烙画,是运用高温烙铁在葫芦、竹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烘烫作画,通过温度的掌控与力度的微妙变化,勾勒出细致入微的线条与层次分明的色彩效果,无须笔墨,就能在方寸之间展现万千气象。据民间传说记载,烙画始见于西汉末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一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精妙的技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杨炳学作《鹊华秋色图》。

烙画艺术不仅承载着匠人的智慧与汗水,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学与工艺技术的完美结合。每一幅烙画作品,都是一次火与木的深情对话,是匠人心灵与自然的和谐共鸣。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艺术爱好者与收藏家的目光,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近日,记者走进包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炳学的工作室,一探她与这一古老艺术中那些关于美、关于情、关于传承的动人故事。

杨炳学,包头市第九十九中学美术教师,特色校本课葫芦烙刻教师,中国烙画家协会会员、内蒙古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包头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包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包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包头市工艺美术大师,主要创作葫芦烙画。

结缘

作品《玉牛呈祥》。

谈及与烙画的结缘,杨炳学一边作画一边向记者娓娓道来。“五岁那年,父母带我和姐姐回县里老家,无意中看到五姥爷拿着烙铁在柜子上烫画,瞬间被他娴熟的动作和高超的技法所吸引。”意在笔先、落笔成型,是当时老人创作时的真实写照,他完全不用打铅笔稿,直接拿烙铁去作画,这在年幼的杨炳学眼里实在是太神奇了。临别时,姥爷送给杨炳学一个小葫芦,并在上面用烙铁烫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几个字。小葫芦让杨炳学爱不释手,从此她决定跟五姥爷学习烙画技艺。

因为从小喜欢绘画,在父母的用心培养下顺利考入包头师范学院油画专业。“到了大学,有的同学除了自己的专业以外,业余时间还研究校园所学不到的传统技艺,比如蒙古族学生会画皮雕,陕西来的学生会剪纸,我就想也利用业余时间把小时候五姥爷教授的葫芦烫画再深入钻研。上网一查,才知道年幼时跟五姥爷学习的烙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炳学回忆道。

为何喜欢在葫芦上作画? “葫芦代表着福禄之意,葫芦烙画就是在葫芦表面用烙笔绘出或深或浅的褐色图案,形成一幅独特的画作。通过勾、勒、点、染、擦、白描等艺术手法,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杨炳学介绍,研读大学课程的同时,杨炳学从最早使用简陋的烙铁工具更换成有20多个笔头的烙画机作画,这样画出的作品更加细腻生动有灵魂。毕业后,她又通过各种线上线下等渠道联系天津山东等地的烙画大师请教学习探讨。“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慢慢研究出一些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特有烙画技巧。”这是杨炳学的经验之谈。

意趣

杨炳学工作室。

记者在杨炳学工作室里,看到了很多精美、奇特,由葫芦改造而来的小物件。一盆盆多肉植物铺满阳台,其花盆就是拿葫芦创意而来。还有两件非同寻常的作品,分别是高约九十公分的《盘古开天》和《女娲补天》刺刻天裂葫芦作品。

“我最喜欢异形葫芦,其独特的形态赋予了我无限的创作乐趣,更具有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近日,我专注于裂葫芦的艺术创作,它们自然形成的裂纹,如同大自然亲手雕琢的奇迹,深深吸引了我。我反复思索,如何为这些天然之作注入灵魂。凝视着裂纹,我仿佛穿越时空,看见盘古开天辟地时天崩地裂的场景。另一个天裂葫芦则看见女娲拿着五彩石奔向开裂地方去补天,于是有了灵感。”杨炳学说,“基于‘随形赋势,随类赋彩’的艺术理念,我精心构思数月,力求在保留葫芦天然裂纹之美的同时,融入古老民间神话的精髓。通过细腻的刺刻技艺,让这些裂纹讲述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的古老传说,最终完成了两件既尊重自然又富含深意的作品。”

杨炳学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作品的创作步骤,首先是选图,根据图案去选葫芦形状,然后用烙笔把线条勾勒一遍,注意轻重缓急,烙画过程中不能把温度调到最高去晕染,那样葫芦作品就直接碳化作废了,所以无论画什么都要层层加深,从低温多遍匀速晕染,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这样画面会显得更灵动,表现出立体感赋予作品生命。画人物是最难的,难在人物的五官神态、手脚及动态;其次就是动物,最后是花鸟、山水,卡通是最简单的,适合初学者习作。无论画什么都需要一个过程,必须得经过反复磨炼才能如虎添翼,在葫芦上作画肯定比在纸上要难得多,因为它是个圆面、球面,容易变形,所以要多练、多研究,最终让烙画和葫芦融为一体。

成果

作品《祈盼》。

如今,杨炳学已经创作了大大小小几百件烙画作品,大作品作画时长达几个月乃至几年。杨炳学介绍,四个月刻画的《祈盼》作品是在直径50公分的大瓢葫芦上所创作,画面表现了一位沧桑感十足的老妪,祈盼和期待的眼神看向远处,一丝丝白发刻画得清晰可见,质感十足,此幅作品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对细节和质感的追求,同时还注重细节和纹理的描绘,看起来更加真实而富有层次感、逼真感。还有在5米长的木板上烙绘的中国名画《清明上河图》,其再现了历史长卷,呈现了北宋京城汴梁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此作品参加包头市美术教师作品大赛荣获一等奖,同时还在包头市工艺美术精品赛获金奖后被收藏。

另外,《玉牛呈祥》《西游记》《水浒108将》《金陵十二钗》《十八罗汉》《地藏王》《蒙娜丽莎》等超大葫芦作品,多次在各类美术大奖赛中获奖,并先后被加拿大国际友人、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及国画大师鲁秋老先生等艺术爱好者收藏。

如今,葫芦烙刻艺术已经融入了杨炳学的生活,一个个看似普通的葫芦在她的手下变成了艺术品,让人惊叹不已。“只要是日常没课,我就一直拿着烙笔作画,时刻提醒自己要多出作品,多出精品。”杨炳学说,“我目前还不断创新工艺‘套色烙画’和‘填彩刺刻’,使传统葫芦烙画艺术锦上添花。套色工艺给烙画作品施以颜色,使作品更生动更具感染力。刺刻工艺以刀代笔,使作品刚劲立体,赋予作品以力量。”

传承

作品《齐天大圣》。

对杨炳学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多年来她一直在烙刻技艺的传承上发挥着自己的能量,培养学员,积极参加各种非遗宣传活动。

“一门手艺,要想有持久的生命力,还得靠传承。目前喜欢烙画的人越来越多,但掌握这门手艺的人却比较少,我是非遗传承人,有义务和责任把烙画的手艺传承下去。”杨炳学说,“学校开设校本课葫芦烙画就是传承古老技法很好的平台。自2014年学校开设校本烙画工作室以来,我们已培养出600多名烙画学生。”杨炳学还走进昆区文化馆教学成人葫芦烙画课,让更多的人接触传统非遗技艺烙画。

杨炳学研究烙画理论的同时,试图编制校本课程教材,“你无论怎么研究,都得从它的历史入手。”为此,她曾去内蒙古的草原牧区了解各种烙马用印的来源,“战国时期,历代官方会在战马上烙印,谁家的马就烙上谁的名字,我认为这和烙画存在原始关系。”她想把自己的理解以各种形式呈现在即将建成的展示馆中,希望能拓展人们对葫芦烙画的认识和思考。

“近年来国家对非遗技艺越来越重视,我市文旅等部门也大力扶持非遗项目,开辟了非遗集中展示区展示非遗技艺。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从中喜欢烙画、关注烙画。使非遗项目烙画薪火相传,永续发展。”杨炳学说。

(文/图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曹瑾;编辑:吴存德;校对:王荻;一审:张飞;二审:贾星慧、王国秀;三审:王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