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花雨

老屋在我们心中

□张俊峰

告别故乡难,告别故乡的老屋更难。所谓故乡,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含义,不仅仅是一方的山山水水,村落炊烟的自然要素,更是一种由亲情友情乡情交织而成的人文;而且,人文的故乡才是真正的故乡。

老屋不仅是栖身之地,蜗居之所,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精神家园。累了倦了回来,它是你的疗伤之地,倾诉之所。人说后山人没出息,瞭不见自家烟囱就哭鼻子,说得不错,走遍天涯海角,无论是怎样的繁华闹市,金瓦银屋,最想回的还是故乡那间不起眼的老屋,那里才有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老屋装了一屋情和爱,多少酸甜苦辣,多少嬉笑怒骂,多少关爱甜蜜,父母和孩子演绎了多少动人的故事,这些都拉不动,带不走。难舍老屋之情,围炉夜话,暖身暖心。岁月可以流逝,但情景不会流逝,想起来就是满满的幸福。

夜深人静,雪白的墙壁上留下多少次母亲做针线活的身影。暖暖的火炉子,热乎乎的炕头,我们盘腿坐在炕席上,背靠着盖地(被褥垒起来),听父亲讲故事的情形,永远地留在了脑海里。每次回忆起来,依然是那样的温馨和惬意。

老屋熟悉的陈设和熟悉的味道让我陷入了沉思,30多年前盖新房的情景历历在目:当时,房屋是按照方便生活,方便生产的原则建造的。三间正房,两间住人,一间粮房,两个南房,一个是猪圈,一个是花仓(荞麦花和莜麦糠,用来做猪饲料),鸡舍盖在猪圈上,算是二层楼;还有农具房,羊圈,一个煤仓,还有一个柴火圐圙兼司草垛,是典型的北方农家小院。在院子的西南角,母亲开辟出一块菜地,种有豆角、白菜、菠菜和西葫芦,家里吃的菜,基本上都是这块地产的;院子的东面种有一片树,有榆树,杨树,枸杞树等;还有一个花坛,每年鲜花盛开时,蝴蝶和蜜蜂都会不请自来。

从10岁到22岁整整12年,我都没有离开过它。其间发生了太多的故事,留下了我成长的印迹,这里已经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她见证了我们这个大家庭温馨和睦、奋发向上、克勤克俭的精神面貌,也经历了艰难岁月中的风霜雨雪。可以说,老屋有着说不完的故事,珍藏着我们的童年和少年。

老屋,见证了文化传播设施的历史变迁,由留声机、收音机、大喇叭以及有线广播到电视机;老屋,见证了照明灯几经升级变换的过程,由素油小灯盏、煤油灯、带罩的煤油座灯、电灯泡、节能灯、LED灯;见证了灶火灶具升级换代,由手拉风箱灶改为手摇风箱灶,后来改为电吹风灶,又改为燃气灶……

如今,我们要接父母去城里居住。老屋历经40多年,像人一样显得老态龙钟。都说人们喜新厌旧,现在要告别老屋,我们和父母并没有乔迁新居的兴奋和喜悦,却有和老屋告别的伤感和惆怅,真是依依不舍。

感谢老屋,几十年为我们遮风挡雨。屋子里的大部分日常用品,都已搬上车,所剩的一些物品,准备送给亲戚。最后,我把两个相框拿下来,认认真真地擦去尘土,看着里边的每一张照片,浮想联翩……

事实上,两张相框已然成为老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单人照到合照,见证了每个时代的特色和风光,成为了老屋的组成部分,是老屋每年发生事情的记录和佐证。其中,最为自豪的是那张以老屋为背景的全家福,历史瞬间定格在2008年8月8日,全家人在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一天,也是父亲的八十岁寿辰,又是父母结婚六十二周年纪念日,真是值得纪念。

现在,父母虽然已不在人世,但他们的音容笑貌和风雨中屹立不倒的老屋,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

(编辑:吴存德;校对:王荻;一审:张飞;二审:贾星慧、王国秀;三审:王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