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专题 » 包头观察·网评

文脉铸魂凝聚向心之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述评之四

五色不同,交织而成章;五音各异,交响而成乐。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包头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弘扬北疆文化,赓续中华文脉,不断增进各民族文化认同,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向心力。

培根铸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根基。包头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黄河奔腾万里,进入包头境内与北望的秦长城相依并行,两大中华文明符号在这里深情拥抱。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就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讲好传统文化符号故事。

位于包头市石拐区的赵北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长城,见证着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锐意改革的历史;位于包头市固阳县的秦长城则被誉为“秦长城的博物馆”,讲述着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融合发展的故事。

包头市充分挖掘长城精神文化符号内涵,加强长城文化遗产保护,建成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赵北长城国家文化展示区,目前赵北长城保护项目已纳入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库,2024年5月1日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正式对外开放,赵北长城国家文化展示区正在紧张建设中。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近年来,包头建成包头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包头黄河景区,举办“赏黄河奇观·看包头流凌”黄河开河文旅活动、“寻美包头黄河”系列文旅活动、“2024包头黄河10公里特色跑”等体育赛事,让黄河文化熠熠生辉。

推动历史文脉传承,擦亮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张增进各民族交流交融的独特“名片”。包头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6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7项,“包头剪纸”“计氏羊皮画”“守艺银饰”“马头琴工艺”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正创新,以民俗文化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就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推动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包头,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在包头大地上俯拾即是、佳作频出。

讲述“齐心协力建包钢”历史佳话的大型民族歌剧《双翼神马》获第五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歌颂“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原创漫瀚剧《都贵玛》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原创民族音乐会《黄河从草原走过》赴长三角六地巡演……一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包头原创艺术精品屡获大奖,让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广泛传唱,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薪火相传——让红色资源成为精神力量源泉

红色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力量、生动载体。包头将红色资源、红色文化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力量源泉,让红色精神在各族干部群众中薪火相传。

在包头,王若飞纪念馆、草原英雄小姐妹事迹展馆、敕勒川博物馆等一批红色文化场所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的革命历史,以共同理想信念凝聚人心。

王若飞纪念馆馆长李静介绍:“为了让更多人感悟革命精神、感受红色文化,我们开发了30多款结合了红色文化与老包头文化的创意产品,希望游客把革命精神和景区记忆带回家。”

构建城市文化标识系统,让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深入人心。包头市青山区自由路街道党工委在敖根道的区间林带打造民族法治文化公园,通过石榴娃娃“暖暖”的团结温情形象展现民族团结进步的美好图景;在互助社区民主路3号街坊打造红石榴广场,以“民族名称+爱我中华”主题雕塑、民族团结宣传长廊提升氛围感,以“石榴籽”志愿服务将民族团结潜移默化沁入人心。

包头创新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教育,英雄故事被一遍遍传颂,从旗县到社区、从企业到学校,革命精神一次次升华,犹如春雨般润物无声。

昆都仑区“红石榴百人宣讲团”深入社区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宣讲活动,从“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讲到如今的完整社区建设,用社区居民身边事例的“小切口”讲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青山区积极构筑红色兵工文化为底色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出版发行以一机、北重、二〇二厂、棉纺厂为主的《包头军工城访谈录》,录制的广播剧《筑梦军工》荣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讲述着各族干部职工团结互助、守望相助、共同发展的生动实践。

九原区实验一小通过“国旗下的思政课”开展升旗仪式及国旗下的演讲,讲述“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把颗颗同心“石榴籽”凝聚起来,探索“民族风情项目学习”,推出“爱包头作贡献——童眼看世界”“中国美景我来游”“各族美装我来展”“包头美食我来品”等活动,用好用活包头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以“民族情”铸“中国心”。

达茂旗查干哈达边境派出所充分发挥“同心固边”蒙古包积极作用,筹划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建法治边疆行”系列活动,一年来累计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25场,发放各类法律法规、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手册1000余份,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广阔的草原上牢牢扎根。

以人为本——文化惠民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没有人文情怀的发展冷漠寡情,没有文化积淀的城市难有未来。

包头把文化建设作为地区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挖掘丰厚文化资源,以全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为抓手,广泛开展以弘扬北疆文化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更好满足各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24年5月,包头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包头博物馆历时半年精心打造的“西北巨埠——包头近现代史陈列”和“北疆明珠——包头当代史陈列”全新亮相,让各族干部群众穿越时空感受一脉同源的历史文脉;包头美术馆“艺术品大集”展示各族艺术人才多元一体的艺术作品,推动艺术交流碰撞融合,搭建艺术品交易平台;在包头市文化馆,声乐、乐器、舞蹈……天天不重样的公益文化课程为各族群众提供优质、便捷、人性化的文化服务。在包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让群众接触本民族及其他民族文化,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文化活动百花齐放,走“新”更走“心”。包头以润物式惠民文化活动为载体,有形有感有效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开展“寻年味·品年俗·享年趣”“欢欢喜喜过大年·游龙御马迎新春”“北方有情 包头有请”等系列惠民演出542场次,238万余人次参与其中。举办“文艺进商城、剧团进商场、非遗进商圈”系列活动30余场次,受众达3.6万余人。

促进文化交流融合,形成多元共生文化生态,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和生命力。

仲夏时节,一场江河对话的民族音乐会在扬子江畔奏响,包头市艺术剧院民族乐团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受邀的民族乐团,与来自黄河和长江流域顶尖民乐团共同出演2024南京长江民乐汇。

蒙古族传统乐器马头琴、四胡、火布思、鹿头琴与扬琴、三弦、竹笛等民族乐器巧妙融合、浑然天成,让属于中华民族的情感密码随着音乐流淌不息。

土右旗是“中国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二人台艺术展现了包头地区多民族交流融合的文化特色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和生命力。

土右旗乌兰牧骑副团长董倩倩介绍:“近年来我们编排创作了二人台歌舞剧《敕勒歌》《倾城美岱召》等一系列民族团结题材的文艺作品,二人台小戏《圆梦》还被选送到国家民委,希望通过我们的艺术创作,促进文化共融,助力包头打造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构筑好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包头市各族干部群众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向心力,为重振包头雄风、再创包头辉煌,为建设北疆文化品牌贡献力量。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康璐;编辑:草脑日;一审:黄韵;二审:贾星慧、王国秀;三审:王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