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8月包头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以来,我市立足加强低碳领域产融结合、强化金融模式和工具创新等方向,打好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的“组合拳”,在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发挥显著作用。
包头远达鑫公司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项目
用新技术助力协同降碳
我市完成《包头市气候友好型企业评价标准》编制,优化气候友好型企业评价流程。建立包头市气候变化投融资动态项目库,通过制定《包头市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标准》《包头市气候投融资气候项目入库评价办法》,积极挖掘和培育绿色低碳、适应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项目。收集了包头市赛汗塔拉生态园碳普惠景区建设、包头市大型活动(会议)碳中和示范项目等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低碳项目,累计入库项目447个。
我市创新开发行业唯一、自治区唯一的北方稀土“稀土碳酸盐连续化生产节能降碳技术”,成功入围2023工业绿色发展大会“原材料工业20大低碳技术”。创新发展全球首套包钢包瀜“10万吨碳化钢渣综合利用项目”,入选全国减污降碳典型案例,并在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进行发布。国内最大、自治区和钢铁行业首个CCUS全产业链示范工程包钢(集团)公司200万吨CCUS一期50万吨示范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全国首台套的天津大学“一氧化碳制甲酸钙技术”工程已投产试运行。自治区首个铁渣山分布式光伏项目——包钢集团5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通过积极推进碳捕集、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促进减污降碳协同迈进。
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转型
我市强化气候友好产业政府引导基金,促进社会资金重点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气候变化、新能源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新气候金融产品模式。积极探索绿色贷款、绿色债券、气候保险、气候技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工具,引导和激励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配置转型。成功发行全国首单CCUS领域长期贷款、全国钢铁行业首单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券、全国首单草原碳汇遥感指数保险等10余项全国、全区首创气候金融产品。截至2023年末,全市绿色信贷余额首次达到382.84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71.27%。全市累计使用碳减排支持工具20.26亿元,带动碳减排量77.8万吨。
智库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我市还编制了气候变化及“双碳”服务业产业目录,组建气候投融资专职机构“包头市气候变化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成立了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包头分中心、内蒙古智慧物流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碳中和协同创新中心、内蒙古明阳北方智慧能源研究院、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包头)教育实践基地等专研机构,组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碳汇资源资产管理运营公司,新建大地熊(包头)先进磁性材料、包钢集团冶金工程、明阳智慧能源研究院氢能研发3家院士工作站,为加快推进包头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和气候投融资工作发挥了智库功能,初步构建起产学研一体化产业基础。
自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以来,我市先后受到生态环境部、自治区党委改革办等多部门表扬。截至2024年二季度,全市绿色信贷余额较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前实现300%增长。通过推动碳金融体系创新发展,使得更多社会资金向绿色低碳领域流动,推进全市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城市高质量绿色低碳转型,让包头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新路子成色更足更“绿”。
(通讯员:郭燕;摄影 通讯员:刘清成;记者:吴爱霞;编辑:秦新宇;一审:武巧英;二审:贾星慧、王国秀;三审:王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