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要闻

今日评|与其“抓娃娃”不如共进步

□张婷婷

这个暑假,包头15岁少年杜翰辰不仅成功登顶慕士塔格峰,成为迄今为止业余组年龄最小的“问顶者”,而且他还收到了重点高中发来的录取通知书。在充斥着教育焦虑的当下,杜翰辰自称,喜欢运动、不补课、11点前睡觉……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是如何“炼”成的、究竟该怎样“抓娃娃”成为很多家长最关心,也是最头疼的话题。

“别人家的孩子”背后大多是“别人家的父母”。得知包头少年“登顶”的消息,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周建晖最早“上门”采访,从准备素材、接受采访,到后期对接等都由杜翰辰独自面对、完成,父母只在采访快结束时出面聊了聊,独立和大方是他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通过短暂交流了解到,杜翰辰的父母曾带孩子尝试各种运动,在众多项目中发现他热爱跑步、滑雪,进而陪伴他一起训练、参加马拉松比赛等,将这些运动发展为家庭成员共同的兴趣爱好,互相陪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其中,无不透露着家长对孩子的尊重、陪伴与信任。

前不久,电影《抓娃娃》热映,再一次引发全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思考。杜翰辰的事例与电影中的孩子马继业的遭遇形成鲜明反差。针对杜翰辰攀登慕士塔格峰,考虑到他的安全,此前父母并不同意,觉得风险大。一方面,是他本人的坚持,另一方面,是父亲和他共同分析了潜在的风险,并就保障措施等做好提前规划和安排,在权衡利弊之后父母决定放手,尊重孩子的意愿。而电影中,得知儿子热爱跑步,马成钢认为这样下去会偏离原本设计好的人生轨道,连夜想办法从中干涉,找人欺骗孩子,阻止其成为专业运动员。前者生活在真实中,后者生活在父母制造的虚假中;前者的父母和他“在一起”,后者的家人始终“在表演”;前者的父母爱孩子、尊重孩子;后者以“为你好”作为理由,在马继业的成长路上,为孩子制定了太多教育计划,过度担心、过度控制。

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父母不仅是陪伴者,更是引导者。教育路上,父母指引好方向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与孩子在彼此信任与尊重中共同成长进步,我们在营造一个幸福家庭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里为孩子铺垫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编辑:吴存德;校对:王荻;一审:张飞;二审:贾星慧、王国秀;三审:王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