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要闻

建设“两个稀土基地” 赋能新质生产力|因稀土与包头结缘 他们与包头稀土一路同行

包头稀土产业历经数十年发展,产业优势不断扩大,应用领域日益延伸。期间,一批科学家、行业领军人物、企业家与包头稀土一路同行、彼此成就。他们手握创新之剑,披荆斩棘,助力包头稀土由“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产业”迈进。

金秋八月,包头最美的时节,在第十六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举行之际,这些稀土大咖再度汇聚稀土之都,分享包头稀土的甜美果实,谋划包头稀土的灿烂未来。

干勇,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今年已是他连续第十六次来包参加稀土产业论坛。每次参会,他都亲力亲为,为论坛作精彩且极具战略意义的讲座,对包头乃至全世界的稀土产业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包头之所以是‘世界稀土之都’,不仅因为资源丰富,更因为稀土产业高端应用支撑品牌价值凸显。”干勇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来的人形机器人、智能数控机床、无人机等都需要动力,永磁电机因其响应速度快、效率高等特性,可满足工艺器件提出的高频变化、高压力等要求,成为了最好的选择。“包头率先介入,目前已成功撕开电机技术这个切入口,且投资力度大。接下来要做到‘我的电机性能比别家的好、成本还比别家的低’,我相信包头有这个能力。”

这是一个科学家对包头稀土的殷殷期望。和干勇一样,许多科学家因稀土和包头结缘,把这里看作是他们的另一个故乡。

“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材料研究工作,至今已近四十年,始终和包头的许多科研人员保持着密切联系,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包头稀土产业,年产量从几公斤、十几吨、几百吨,一路走到现在,年供应国内外十几万吨新材料,发展越来越好,规模越来越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卫接受记者采访时欣慰地说。

李卫认为,包头稀土产业发展起步早,潜力巨大。但不可否认,建设“两个稀土基地”也面临很多挑战,考验着政府决策部门的智慧,无论从前端材料到后端应用都要进行战略布局。同时,包头的稀土企业间要合作,与自治区和全国的企业也要有很好的互动。

院士们对科技创新推崇备至,一再提及。“资源只有插上创新的翅膀,才能形成产业优势”“包头稀土产业要抓住外部不利形势的窗口期,勇于磨砺自我,做好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大文章,补齐发展短板,才能打破发展不平衡的怪圈”“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科技研发投入以及高端领军人才队伍培养,全面助力‘两个稀土基地’建设,是稀土行业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关键着力点”……

与科学家同行,包头稀土已成为“创新”的代名词。

以包头稀土高新区为例,目前这里已集聚168家各级各类研发平台,汇集稀土人才5000多人、高水平创新团队40多支,推动500余项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近期,我们正聚力打造实施10个人才创新项目,持续提升人才‘稀引力’,推动稀土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稀土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强介绍说。

再看包头市。统计数据显示,全市稀土新材料企业增至97家,产能达到22万吨,已成为国内产能规模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今年以来,全市围绕“永磁电机应用关键技术”等6个重点方向,实施25个研发项目,启动建设了全球首台套钕铁硼磁体粘结工艺与烧结工艺融合制造等12条中试示范线,培育新产业新赛道。

站在包头看世界,包头稀土也不逊色。8月8日,在第十六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上,新华·包头稀土产业链发展指数首次发布。该指数从发展环境、产业实力、科技支撑、创新应用和绿色发展五个方面对包头稀土产业发展进行全面评价,旨在为稀土产业优化升级、稀土资源高端应用、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提供数字支撑与决策参考。

其中,稀土“热度指数”显示,《稀土管理条例》公布后,“包头”“北方稀土”成为热度关键词,包头稀土产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提升,“世界稀土之都”名片越擦越亮。而五个分项指标均呈明显上涨态势,展现了包头在中国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旗舰力量”。“这是包头首次发布全球的稀土产业链指数,我们从全国的视角、从全球的视角能够看到稀土产业链的发展情况。”新华指数研究院副院长亓芳芳说。

从最强资源到最强产业,包头稀土在建设“两个稀土基地”的征程上与创新为伍、勇往直前,一路突破。

(记者:郭健;邓雅鑫;李春燕;岳宇乐;编辑:张飞;校对:王荻;一审:张飞;二审:贾星慧;王国秀;三审:王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