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国资委获悉,今年,我市在全面总结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把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作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重要抓手,通过综合运用“加减乘除”法,推动国资国企深入开展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善做“加法”算好“乘法”实现企业管理提升和效益倍增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即人事、劳动、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市国资委聚焦市场化运营机制和公司现代化治理,更广更深落实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开展“七定”专项工作、加快一流企业建设等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加码”,提升企业运营质量和效益。
全面推行市场化公开招聘、中层人员竞聘上岗、末位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推行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完成率达到100%。修订完善了《包头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办法》,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内生动力,提升企业的治理水平和市场响应速度。同时,在原有“五定”岗位管理体系实施方案基础上,下发《包头市国资委关于市属国有企业实施“七定”改革工作的通知》,指导市属国有企业实施“七定”改革工作,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一流企业。市国资委在2023年“国企规范年”的基础上,部署开展“国企发展年”活动,推动国有企业向市场化、现代化转型。今年以来,严格落实《监管企业对标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工作方案》,指导市属国有企业按照工作任务清单,树立对标企业、创建对标指标、开展年度评估工作。各企业均制定走出去、跑市场、抢订单的方案,人力集团业务覆盖全区9个盟市,交投集团拓展了上海、苏州等地业务。1-5月份,住建集团、交投集团、中心区运营公司营业收入增幅超过100%。
“乘”势而上,围绕我市新发展格局,积极发展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产业新赛道,持续推动传统产业强基转型,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聚焦强化产业引领和价值创造力。
市属国有企业围绕氢能储能、氟材料、新基建、新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拓展业务。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陆续布局一批绿色发展、完成中试的制造业项目,推动实施交投集团新型建筑橡胶材料项目、热力集团“智慧供热”智能热网建设,加快形成一批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典型企业和项目。1-5月,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提高了14.62个百分点。
强化价值创造,围绕“两个稀土基地”建设和“晶硅光伏产业”发展,在供应链、生产链、销售链开展合作,通过实施“参与地区产业行动”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国资运营集团布局分布式光伏、碳汇捕集;水务集团实施水权交易;交投集团搭建“包你健康”体检平台等。
巧用“减法”敢做“除法”提升企业国有资产配置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
突出主责、聚焦主业,按照规模化、专业化要求,在加快市属国有企业内部整合重组上做好“减法”,在优化资本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上出实招,进一步提升企业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在“1+5+7”的国资国企框架体系和经营性资产100%集中统一监管的基础上,推动文旅集团、惠民水务、热力集团等国有企业进行专业化整合,精简业务板块,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开展压缩企业管理层级和内设机构专项治理工作,通过合并重组、注销清算等方式,法人企业压减率达11%;大幅缩减企业集团总部内设机构,压减率达17%。
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属企业主业管理工作的意见》,规范主业核定工作的基本原则、认定程序、基本要求等内容,按照有限多元化、关联多元化的原则对市属企业主业进行重新认定,找准主业,精干主业,共核定主业21个,目前已将主业控制在3个及以内。
运用国资监管和新型工具,坚持稳增长和防风险并重,持续强化监管剔“除”隐患。出台《进一步规范监管企业投资融资管理的暂行规定》,制止企业盲目举债投资上项目,起草《市属国有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建立覆盖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和国有企业的责任追究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开展“扭亏减亏”专项治理行动,将亏损的子企业提级监管和三级包联,“一企一策”靶向治理,以经营业绩考核为抓手,推动亏损企业开拓市场、降本增效。2024年全市独立核算的亏损子企业亏损面、亏损额各下降50%。市属国有企业通过债务重组、债务置换、清欠应收款项等方式,有效化解企业隐债和刚兑风险,同时将融资渠道由金融市场转向资本市场。对产权完备、符合相关规定的国有资产进行整合打包,采取资产证券化、发行基础设施REITS和ABS等方式,从资本市场筹集化债资金。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李培文表示,市国资国企全系统将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推动市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刘晓婷;编辑:王荻;校对:亢晓东;一审:张飞;二审:贾星慧、王国秀;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