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是教育和激励人们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滋养一代又一代人的道德源泉,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在青山区先锋街道北嘉社区,有一个“陈文学红色志愿服务工作室”,那里记录着“活雷锋”陈文学老人60余年学雷锋做好事的光辉历程。
陈文学老人与学生们合影。
陈文学老人是包头市学习雷锋、宣传雷锋精神的名片。60多年来,他做过的好事数不胜数。他坚持“把一切献给党”的兵工精神和“不忘初心学雷锋、牢记使命见行动”的信念,用实际行动诠释雷锋精神的真谛,并将这种精神传递给更多人。陈文学先后获得全国十位岗位学雷锋最美人物、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中国身边好人等荣誉。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那时起,陈文学就将雷锋当作自己的人生标杆和毕生的理想追求。60年来,陈文学老人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化作经常。每逢节假日,他忙碌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学校、养老院和义工队伍中。他还用自己的积蓄帮助困难学生、孤寡老人等群体,身体力行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除了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陈文学还坚持宣传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浸润心灵。每年学雷锋纪念日、“七一”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陈文学便骑着三轮车,带着自制的雷锋事迹展板,到公园、广场、社区等地巡回展出,让更多人加入学雷锋的队伍。
为了以更丰富的方式宣扬雷锋精神,2011年,在青山区先锋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陈文学在先锋街道北嘉社区办起了“雷锋精神文化站”,老人将自己几十年学习雷锋收集的报刊、书籍、照片等捐献出来进行展览。
“1963年学习雷锋精神,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收集关于雷锋的资料,不管走到哪座城市,我都会去当地的书店、书摊、红色展馆逛一逛,看看有没有相关的书籍或图片。一些好朋友知道我学习雷锋精神,也会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寄给我。”陈文学说,把这些收集的书籍、报刊、照片等资料拿出来展览就是想以更直观的方式激励、教育更多人学习和宣扬雷锋精神。
经过多年的累积,原来的“雷锋精神文化站”拓展为一个拥有学雷锋展室、毛泽东展室、学习讲堂、爱国主义教育阅览室、“红色留声机”微展厅的展览室,也就是今天的“陈文学红色志愿服务工作室”。工作室面向公众开放,前来参观学习的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在这里,不仅可以通过一本本书籍、一张张照片了解陈文学老人“一生一事,风雨雷锋路”的真情故事,还可以听陈文学老人亲自讲述雷锋的生平事迹、自己学雷锋的经历以及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
多年来,“陈文学红色志愿服务工作室”采取措施推动学习、弘扬雷锋精神活动常态化,把学习雷锋活动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起来。陈文学带动部分老党员现身说法,以倡导互助友爱、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宗旨,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志愿者群体示范引领作用,坚持弘扬雷锋精神,营造了“人人学雷锋、天天学雷锋、时时学雷锋”的良好氛围。如今,“陈文学红色志愿服务工作室”已成为青山区乃至包头市的志愿服务品牌,2021年,工作室被中国关工委授予“全国优秀儿童之家”荣誉。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陈文学老人说:“学习雷锋是一辈子的事,只要我还活着,就会一直坚持学习、宣传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在包头扎根、开花、结果。”
(文/记者:崔妍;图/通讯员:裴江虹;编辑:吴存德;校对:王振伟;审核:王雪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