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实施空气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以更高标准打好净土保卫战,全面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空气越来越“透亮”
针对空气质量虽能在数值上达标,但不够透亮,群众可感可视度不够等问题,我市实施空气质量提升工程,切实强化源头管控、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全市PM2.5浓度由2015年的44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3年的28微克/立方米,2021年以来6项污染物连续3年稳定达标,2023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87.6%。加强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全市电解铝、水泥等行业企业达到特别排放限值要求,30万千瓦级以上火电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包钢(集团)公司投入近百亿元提前2年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推进燃煤整治,累计整治燃煤锅炉2238台、燃煤窑炉103台,基本实现城市建成区燃煤锅炉清零,工业窑炉全部采用清洁能源替代。建成覆盖城区的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和激光雷达扫描系统,构建起蓝天云智慧监管平台,有效提升了精准治污能力。
水质越来越清澈
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推动碧水保卫战由水环境治理为主向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转变。我市坚决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针对各城区间排水管网衔接不畅、雨污混排导致入黄水质不达标的问题,强化市级统筹,从2023年10月到2025年6月,组织实施“雨污分流综合治理21个月攻坚战”,从根本上解决入黄水质不达标问题,目前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自治区级以上工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4条主要入黄支流和8个地表水国考断面全面消除劣V类,在2023年国家地表水国考断面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排名中位列全国第7。强化工业水污染防治,投资15亿元完成7家重点企业的废水综合处理项目,在大幅减少废水排放量的同时实现了达标排放,稀土行业废水治理成为全国典范。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划定331.2平方公里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9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100%达标。聚焦企业“用水难”问题,开源、节流、挖潜、再利用多管齐下,加快实施再生水综合利用工程,建成投运后全市再生水利用率将提高到70%,新增再生水利用量7000万立方米,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缺水问题,努力探索出缺水地区保障高质量发展用水需求的“包头模式”,获评全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优秀试点城市。
土地越来越“干净”
以更高标准打好净土保卫战,土壤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我市加强土壤污染风险源头管控,建立全市优先管控污染地块名录、污染地块清单和疑似污染地块名录,建成覆盖全市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组织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完成352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成功申报国家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坚持把“无废城市”建设贯穿生产生活全过程,固废双驱动综合利用等3项“包头模式”在全国推广,成功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由试点前的34.72%提高到54%,获批国家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吴爱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