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专题 » e法e同行 护航新征程

普法步履不停歇 法律知识沁心田——“全国网络普法行·内蒙古站”活动侧记

包头金街将普法融于剪纸、融于非遗。记者 邢雨 摄

非遗传承人用剪纸宣传普法知识。记者 宫伟恩 摄

北依巍巍大青山,南临九曲黄河水。包头历史悠久,晋商文化、黄河文化、草原文化、西口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包纳融合。6月27日,以“E法E同行·护航新征程”为主题的2024年“全国网络普法行·内蒙古站”活动在包头启动。奋战在网信、司法、公安等各普法部门单位的工作者和引领主流舆论格局的中央及地方重点网络媒体、玩转网言网语的正能量网络大V齐聚包头,共同开启网络普法大课堂,营造全网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启动仪式上,展播了《内蒙古自治区网络普法典型案例》《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网络普法新媒体大赛优秀作品》,展示了内蒙古各地开展网络普法活动的火热场景。随后,为全区十二盟市“网络强国宣讲团”代表及“网络法律明白人”代表授旗并颁发聘书。

启动仪式结束后,线上网络普法知识竞答活动随即在赛汗塔拉城中草原“沉浸式”网络普法示范点开展,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文化执法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也布置了各具特色的网络法治知识宣传展区。

“大家在使用App时,以下哪些选项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呢?”宣传展区里,市民群众竖起耳朵听主持人提问并积极回答问题。

“我现场制作了一幅剪纸作品,名叫警钟长鸣,希望通过普法宣传活动,让更多市民近距离去感受法治社会的好处。”普法示范点另一头,国家级非遗项目包头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郭婷带来普法剪纸作品,她将法治知识融入剪纸作品,让法治理念走出纸面走进民心。郭婷告诉记者,能够参与本次网络普法宣传活动,她感到非常有意义。

随着日头慢慢西移,网络普法热度也持续升温。在青山区婚姻文化产业园普法示范基地,浪漫甜蜜的婚姻颁证区、有趣的沉浸式普法互动设计、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让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轻人既上了一堂婚姻家庭法律法规的现场课,又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

“包头把婚姻法律、婚姻文化等‘硬宣讲’,通过钥匙扣、扇子、吉祥物等文创产品转化成各种具象化的内容,让普法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真正实现了‘软着陆’。”在认真了解并亲身参与后,阿拉善盟委网信办干部何明明直呼收获满满,“做法特别新颖,普法成效也特别显著,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应该怎么保护?”“网络诈骗如何防范?”“面对网络暴力,我们应该怎么办?”“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家长管还是不管?”一场场贴近群众日常生活的网络普法宣传在东河区杨圪塄街道安居社区火热开展。这里有把普法聊进家常事的“崔强聊吧”,有“红镜头”调解室里的释法说理,还有围绕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内容打造的新媒体普法专栏,让网络普法“接地气”,服务群众“零距离”。

社区居民陈婆婆听说了社区有普法宣讲活动,特地问了自己一直关心的法律问题。她告诉记者:“还是‘法律明白人’说得清楚,都说到我心坎里去了,以后再来普法我肯定还来听。”

在包头金街,依托夜市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优势,一场场既有地方特色又具有良好社会影响的法治宣传活动,通过文艺表演、普法视频放映、趣味普法游戏、法治剧目展演等活动,向游客、商户、群众广泛宣传互联网法律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知识,营造出鹿城浓厚的网络普法氛围。

“这种将普法宣传融入夜市经济、非遗文化的方式很接地气,让群众在玩乐之中学习法律知识,也让包头金街增添了些许普法‘烟火味’。”新华网记者杨腾格尔说,“作为一名记者,我也将继续用镜头和笔触,把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送到群众身边,引导更多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法治之光,闪耀鹿城。据介绍,在本次“全国网络普法行·内蒙古站”活动期间,将开展网络法治知识线上竞答、普法教育云课程、专家线上答疑、网络法治论坛、网络法治宣传课堂等线上线下普法活动,打造丰富多彩的法律进社区、进企业、进网络等普法活动,让广大市民在互动参与中获取网络法律法规知识,增强网络法治观念,提升学法用法实效。

(记者:梁彦强;王嘉伟;编辑:张飞;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