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文明实践在行动

文明实践在行动|免费代东带出文明新风尚

“擂大鼓、放鞭炮……过去,村里办事宴,不管人能来多少,排场一定要大。”“可不是吗,还得有唱有跳。我们从小在村里长大,最清楚不过了。”说起村里的红白事,固阳县西斗铺镇红泥井村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唠起了家常。

红泥井村党支部书记赵明亮告诉记者,村里一度盛行红白事大操大办,人情名目多、礼金数额大,不仅造成铺张浪费,还给村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乐以移风易俗,礼以安上化人。这一次,红泥井村这个全国文明村一改往日的习俗,村委会副主任赵虎林主动担任起“代东”的角色,娶媳妇、聘闺女、圆锁儿、满月、百岁……曾经让村民花钱如流水的红白喜事,在免费代东赵虎林的引导下,破旧俗、倡新风。

“东家为了响应政策,事宴就办了十来八桌,台下的都是东家的至爱亲朋,咱们要树立文明新风尚、健康快乐数第一,喜事简单办,喜庆又简约。”免费代东赵虎林的话音刚落,台下叫好声、掌声四起,现场气氛其乐融融……

“我家父母亲都老了,负担也重,赵主任知道我的情况,主动提出帮我代东张罗事宴上的大小事。”村民赵仲平告诉记者。

“乡里乡亲的,来找我就肯定得给人家帮好忙。从咱们村委的角度来说,这样既节省了村民请代东人情打点的花费,又宣传了咱们的文明乡风。”赵虎林表示,“这些年村里人都富裕了,红白喜事兴起摆阔之风,层层攀比下,好面子的村民咬着牙跟风,办场宴席别说收回礼钱了,有人家甚至要‘打饥荒’。”他觉得,为人情债减负,引导村民移风易俗迫在眉睫。“免费给大家当代东,也是希望通过婚丧嫁娶‘小切口’,撬动乡村移风易俗‘大文明’。”

如今,赵虎林每年至少要代东15场,除了代东,他还主动帮东家沟通,降低礼金数额、饭店酒菜规格,对“大操大办”“高价彩礼”说“不”。免费代东的周到服务给了村民实惠,更给了村民文明简办的新台阶,村子里的风气正在悄然改变。

此外,赵虎林还张罗起了村规民约的修改完善。如今的村头巷尾,到处都可以看到村规民约宣传栏,不仅介绍了红泥井村的发展情况,也将村风民俗、环境治理、社会治安、婚姻家庭等内容融入其中。

“现在不论是红事白事都愿意请我代东,我在参与的过程中,将一些好的民风民俗进行收集整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新完善修改村规民约,让村民行为有了‘标尺’,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相互监督,如今全村从内到外焕发出新的气象。”赵虎林表示。如今的红泥井村,“人情债”少了,“人情味”浓了,移风易俗为传统乡村注入务实节俭、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新活力,文明新风吹拂到每个村民心中,和谐民风、文明乡风的幸福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记者:李楷谨;编辑:张飞;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