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要闻

焊花飞舞“焊”铸匠心天工

他曾因为“技能成才 技能报国”八个字,将十年最美好的青春投身到热爱的焊接事业中。在无数个焊花飞溅的日子里,他挑战着世界焊接技术的最高峰,在手臂上、脸颊上,甚至眼球中留下特殊的印记与“勋章”。

他用过硬的技术创下内蒙古在焊接领域比赛中多个第一,先后荣获内蒙古焊工技能大赛第一名、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焊工二等奖、金砖国家“一带一路”国际焊接大赛个人二等奖、第十五届全国工程建设焊工技能大赛个人金奖等多项荣誉。内蒙古“全区技术能手”“内蒙古五一劳动奖章”“内蒙古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一系列荣誉也让他的人生更加闪亮。

在平凡的岗位上淬炼成长。26岁的他在焊花飞溅的职场上唱响“青春之歌”,用奋斗诠释出“强国有我”“大国工匠”的内涵,引领更多青年一代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他就是中国二冶钢构分公司职工高磊。

技能报国 精心磨砺

2014年,16岁的高磊进入焊接专业拿起焊枪。从中职到大学5年,在百般磨砺中,高磊懂得了“技能成才 技能报国”的内涵,开启了技能改变命运的“逆袭”之路。

2017年,高磊荣获内蒙古焊工技能大赛第一名。2018年,他参加了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世界技能大赛。在7月的酷热中,他身着厚重的焊接服,18个小时内完成4个模块的焊接,获得全国银奖。这一成绩,激励了更多青年投身学习技术的热潮。

工友在和他聊天时才得知,这些年为了提升自己的技术,高磊的春节几乎都是在车间里度过的,而热水泡饺子的“作料”,就是车间里久久无法消散的焊接烟尘。

2019年,高磊被中国二冶集团选中,挑选他的人说:“我们看中的不仅是高磊骄人的履历,更看到了一双清澈且燃烧着火焰的双眸。”

攻坚克难 巧夺天工

只有挑最重担子、敢啃最难啃的骨头,才能在国家重大任务中“破界”成长。当国家重点工程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出现焊接“硬伤”的时候,年轻的高磊毫不犹豫地扛起谁也不敢扛的责任。

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是极具挑战性的地标性建筑。焊接过程中,检测发现桥梁箱体内部顶板仰焊位置有焊缝缺陷,必须返修。高磊主动请缨,大胆采用碳弧气刨工艺清理焊缝根部,匹配精准的焊接工艺完成任务。当时桥梁箱体内部空间狭小,爬进去的高磊只能躺着作业,40多度的热浪逼得他无法呼吸。

极限挑战换来的是返修焊缝均为一级全熔透焊缝,一次合格率为99.5%,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工程被评为“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奖”,入选2022年“大国建造”。他参与编制的斜拉桥S形曲线钢箱梁施工工法还获得省级表彰,被广泛推广应用,并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专利2项。

2022年,福建大东海精品钢铁工程进入最后的冲刺,承压管道、高炉管道、除尘管道等超过上千道焊口必须要在特定时间内完成。临危受命的高磊带领10名焊工组成青年突击队日夜奋战,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勇攀高峰 不负青春

桥梁事业飞速发展,新材料高强钢Q460QE焊接成为桥梁生产“卡脖子”难题。在科研攻关领域不断挑战的高磊,把业余时间用来攻克难题。90多天,他尝试了数不清的方法,成功研制出焊接工艺,并应用于包头市首条快速路“复兴大街”的桥梁建设上,实现了包头快速路“零”的突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让自己的技术薪火相传,高磊还在学校、企业、同行中收几十名徒弟,他们也分别在省级焊工大赛中摘金夺银,高磊带领大家一同在“技能报国”大道上,跑出青春最美的模样。

筑牢信仰之基,躬身一线练就报国的高强本领,成就了高磊不负时代的青春人生。2023年6月,高磊作为“新时代青年技术工人代表”当选共青团十九大代表,并发出“强国有我”的青春之声,通过30余场劳模工匠进校园、优秀青年事迹分享,带动青年一代热爱技能、投身技能。他还获得了全区演讲比赛冠军,让更多人看到了一名普通电焊工经过不懈努力成为新时代大国工匠的可能。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高磊说,自己将努力坚守焊接事业,用奋进之青春报效祖国,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

(记者:张海芳;编辑:张飞;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