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要闻

幸福养老从家开始

如果不是夜间起床时摔了一跤,68岁的昆都仑区白云路街道居民王来喜还不觉得自己老了。王来喜右腿轻微骨裂,不能负重走动、不能外出。作为一个失去老伴、独自生活了18年的老人来说,每天的吃饭、如厕都成了头等紧要的大事……

目前,我市常住人口274.04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61.35万人,占总人口的22.39%,高于全国和自治区平均水平,已进入中度老龄化城市,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空巢多的发展态势。到2025年,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将突破65万,老年群体医疗、照护等正呈现个性化、多样化服务需求,居家适老化改造正成为许多家庭的首要选择,什么是适老化改造?适老化改造具体要改哪里?怎么改?谁来买单?

居家适老化改造

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大爷,我们来了!”社区工作人员再一次上门,让王来喜乐得合不拢嘴。

原来,王来喜受伤后,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带老人去医院进行检查,并定时复查。这次,社区工作人员又带着适老化改造评估人员上门查看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成果。

居家适老化改造是指为适应老年人生活需求,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基于第三方专业评估和一户一策的方案进行设计,通过对老年人居住环境的空间改造、辅助器具和智能设备的配置等,提高老年人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居家适老化改造主要包括基础项目改造和智能设施配置两方面,在当前的改造中,以基础项目改造为主,涉及安装卫生间防滑地面、卫生间安全扶手、卫生间坐便、厨房烟感报警器、智能视频陪伴等设施。

王来喜家的适老化改造从安装床头感应灯开始,还在通往卫生间的道路铺设了防滑垫,床边护栏、卫生间墙壁的一侧加装了扶手,将蹲便器改为了坐便器,有效减轻了老人的腿部压力。居家适老化改造在方便老人使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居家养老的安全性、舒适性。

2023年,通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引入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将符合有我市户籍且长期居住的60周岁及以上经济困难(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及低保边缘人员)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案”原则,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街道养老服务中心

让幸福养老触手可及

62岁的青山区幸福路街道残疾老人刘丽家也进行了居家适老化改造。刘丽因生病造成肢体残疾,需长年坐在轮椅上,以前只要经过有门槛的地方,都需要老伴搭把手。居家适老化改造实施以来,刘丽家里的门槛全部被拆除,家里的平开门也被改成推拉门,方便老人进出的同时,增加了通行的宽度和辅助操作空间。

按照自治区“十四五”总体规划,《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推荐清单》的7项基础项目优化调整,把可选项目中的护理床、轮椅调整为基础项目。2022年,市委、市政府将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以满足特殊困难老年人多元化的居家养老需求,作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且每年均将其列入全市的民生实事项目。截至2023年底,我市共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2396户,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改造任务600户。为加强康复辅具及适老化产品社区推广,向社区老年人、残疾人和伤病人提供更为便捷的辅具咨询和体验服务,2024年拟在全市33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康复辅具及适老化产品进社区行动。截至目前,已完成4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进驻行动,12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正在推进中。

我市将继续聚焦“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由“基础型”向“品质型”转变,围绕“五抓五化”举措,擦亮“惠德”“老少乐园”等养老服务品牌,拓展医养融合发展集群,推动“养老+”多业态场景应用,激活银发经济蓝海,以“制度化”“一体化”“多元化”“科技化”“信息化”赋能智慧养老,让幸福养老触手可及。

(记者:孟婧美;制图:郭宏庆;编辑:张飞;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